行业分析 公路行业分析报告 内容详情
2015年我国公路管理行业改革现状分析
 公路 2015-07-01 11:12:09

  20世纪90年代,有20多个国家采取收费公路政策,全世界收费公路里程约14万公里,其中10万公里收费公路在中国。至2006年,全球有收费公路的国家已达60多个,根据不完全统计,全球不包括中国在内的收费公路里程超过13万公里(未含拥挤收费道路里程),收费公路主要设置在高速公路和一些独立的大型公路桥梁、隧道。

  与国外收费公路规模较快增长趋势比较,中国在2009年撤消了东中部地区的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中国交通运输部表示撤消里程约9万公里,据估计当下中国收费公路里程约12至14万公里(含7.4万公里高速、大部分一级公路和西部地区二级公路),约占全球收费公路里程的一半。

  据2014-2015年我国公路收费收支数据盘点及预测显示,随着中国高速公路建设逐步向西部地区、大山区沿伸,桥梁隧道比不断增大,加之征地拆迁费用、原材料和人工成本快速上涨,高速公路建设成本还在不断升高。此外,收费标准基本都维持在十几年前的水平,通行费收入无法完全满足支出,需要举借新债务进行弥补,也是债务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

  “我国公路正处在集中建设、加速成网的关键阶段,收费公路收支缺口的状况还会存在一段时间。”王太表示,从长远看,待大规模建设高峰过去,建设规模会降下来,路网处于稳定完善,每年增加的债务也会随之降低,通行费收入会随着交通量的增长而增加,收费公路的偿债能力不断增强,届时债务规模会逐步下降,收支趋于平衡,直至偿还全部债务。

  收费公路改革走向何方?

  面对巨大的债务和资金缺口压力,未来的高速公路的改革将走向何方?不少人认为,应该取消收费政策,这又是否可行?

  “取消收费政策或停止公路收费,并不会使收支缺口消失,相反可能还会使支出缺口成倍扩大。”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虞明远表示,因为现有收费公路的大部分支出都是刚性的,债要还,路要养,还本付息和养护管理的支出需求仍然存在。

  虞明远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仍处于集中建设、加快成网的关键阶段,公路建设任务依然繁重,资金需求规模依然庞大。仅仅依靠公共财政显然难以满足这样庞大的资金需求,继续坚持收费公路政策既是客观需要,也是现实之举。

  事实上,对于收费公路的改革思路,2015年年初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意见》就提出,要按照使用者付费、债务风险可控等原则,完善收费公路发展机制。制定收费公路改革方案,加快推进《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改革收费公路通行费率形成机制,实现通行费率与营运服务水平等挂钩。

  业内人士透露,交通运输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用路者付费,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政府性债务风险可控、加强政府监管和信息公开”的基本原则,对《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进行了修订。目前对征求意见稿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不久就会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

  专业人士认为,当前民众诉求已经从“走得了”向“走得好”升级,社会也迫切需求降低流通成本,公路的收费标准、收费期限要合理设置,收费用途等也均应明确公示,做到合理、公开、透明。

  专业人士建议,高速公路建设要引入社会资本,通过市场竞争,严控公路建设成本。同时,应推广电子不停车收费,提高通行效率,降低养护运营成本。此外,还要大力提升管理、服务水平,避免“高速公路不高速”现象,才能逐渐减少民众对收费公路的质疑。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公路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