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公路口径下,货运较客运将更能体现GDP的增长情况。近几年,我国高速公路新增里程增速进一步放缓,高速公路通行费收入增长承压,公路客运量的持续下滑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以下是公路行业分析。
交通运输部按照全国公路、高速公路两个口径披露客货运车流量数据,二者区别主要体现为总量与结构的差异。我国高速公路里程仅占全国公路里程的2.8%,但在收费公路中,高速公路里程约占全国收费公路里程的71.2%。因此,从结构上,全国公路口径数据更能反映经济增长,高速公路口径数据更能反映收费公路的收入情况。
2016年,全国完营业性公路客运量154.28亿人,比上年下降4.7%。公路行业分析,全国拥有营运型汽车1435.77万辆,比上年下降2.5%;全年旅客周转量10228.71亿人公里,比上年下降4.8%。2017年,据交通运输部测算,公路客运量进一步下降至145.91亿人,旅客周转量下降至9765.06亿人公里。
2017年,公路客运量同比下滑5%。不过受益于经济回暖,虽然2016年公路治超大力度进行,货运量从年初开始有明显回升,2017年前三季度公路货运量同比仍增加11%。A股公路主要上市公司,路产资源较为优质,伴随近期改扩建的进行,流量增速短期内仍有保障,业绩保持较大幅度增长。
2018年,全国公路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分别同比下降4.1%、4.1%;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分别增长9.0%、8.3%。分地区看,1)东部:客运、货运周转量分别增长-1.81%、9.40%;2)中部:客运、货运周转量分别增长-6.15%、6.55%;3)西部:客运、货运周转量分别增长-5.17%、8.44%。东部客运增速快于中部和西部,主要在于:1)东部地区高铁已开通多年,高铁对客运的分流效应常态化,边际影响较小,而中西部地区新开通高铁的边际影响更大;2)东部地区需求坚挺,腹地条件优于中西部。东部货运增速较快,可能的原因有:1)一季度外贸回暖,带东部货运增长;2)腹地物流需求更充足。
2019年,受高铁分流等因素影响,公路客运仍将呈下滑趋势,货运随宏观经济平稳发展保持增长态势;受2019年专项债券额度增加影响,收费公路专项债券发行规模或将增大,为新建高速公路提供较低成本融资来源;未来西部地区高速公路投资需求仍较大,不同区域高速公路企业信用品质将出现分化。
目前,华东、华中、西南和华南地区是我国公路客运发展较好的地区;其余各地区2018年无论是公路客运量还是公路旅客周转量占总体比重均不超过10%。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区域经济趋于活跃,特别是在经济活动较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城乡居民日常流动更为频繁,即便在机场、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网密布的情况下,公路客运作为客运行业的重要力量,依然充满生机和活力,当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特别是跨行政区域的短途客运,在大多数城市都面临日益萎缩的局面。
总的来说,我国公路运输行业已经处在成熟稳定期,且受外部竞争压力,高速成长空间被逐步挤压,公路企业也即将面临着转型压力,长期持续经营能力受到挑战,急切需要探索转型,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的注入。我国高速公路正处于多元化转型的阶段。以上便是公路行业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