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钢铁 资讯详情
2025年钢铁市场数据分析:LCA背景数据库开发与实践
 钢铁 2025-05-28 15:38:47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钢铁行业作为全球及国内碳排放治理的重要领域,其碳足迹核算需求日益增加。生命周期评价(LCA)作为一种全面评估产品环境影响的工具,成为钢铁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然而,中国在LCA背景数据库方面的数据缺失,对全球碳足迹计算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通过对国内外LCA背景数据库现状的分析,探讨中国钢铁行业LCA背景数据库的开发方法与实践,旨在为钢铁行业的碳足迹核算提供科学依据。

钢铁市场数据分析

  一、钢铁行业LCA背景数据库现状

  《2025-2030年中国钢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LCA背景数据库是开展碳足迹计算的必要前提,通常分为通用数据库和特定数据库。通用数据库覆盖广泛行业和技术,提供标准化的生命周期清单(LCI)数据,适合跨行业研究。特定数据库则专注于某一行业或技术,提供高度专业化的LCI数据。目前,全球主要的通用数据库包括ecoinvent、ELCD和USLCI等,而特定数据库则有Agri-footprint、Carbon Minds和World-food等。在钢铁行业,世界钢铁协会自1996年起启动了全球钢铁产品LCI研究,数据集覆盖全球3.49亿吨产能,但中国数据在这些数据库中的比例较小,且多为早期数据,无法准确反映当前中国钢铁行业的碳排放水平。

  二、钢铁行业LCA背景数据库开发方法

  钢铁市场数据分析提到中国钢铁行业LCA背景数据库的开发需要结合国际通用标准和钢铁行业特点。首先,方法学的选择至关重要。不同的方法学体系对系统边界、功能单位、分配方法和计算结果归类等要求存在差异,直接影响建模方式和计算结果。例如,归因法和归果法在计算高炉铁水和电炉钢水碳足迹时,结果差异显著。因此,中国钢铁行业LCA背景数据库的建设应采用归因法、归果法和EN15804标准,以适应不同应用场景。

  其次,数据收集与处理是确保数据库质量的关键。建议采用欧盟提出的ILCD数据库格式,记录和审核数据处理全过程,确保数据的透明可追溯和国际交互性。数据收集应包括初级数据和次级数据,涵盖单元过程数据集的输入和输出清单。数据处理需经过筛选、脱敏、汇总等步骤,形成单元过程汇总数据集,以提高计算效率和数据保密性。

  三、钢铁行业LCA背景数据库建设实践

  基于上述方法,海科数据开发了中国钢铁行业LCA背景数据库——海科生命周期数据库(HiQLCD)。该数据库采用归因法、归果法和EN15804标准各生成一套数据,每套包含5815条数据集,共计17445条。HiQLCD涵盖了18大类钢铁产品,包括上游原材料、辅料及能源等,是中国首个全面支持本土数据的钢铁产品LCA碳足迹计算的数据包。

  实践表明,HiQLCD在技术代表性、地理代表性、时间代表性和准确性等方面显著优于国际数据库。例如,在某铁水产品碳足迹计算中,HiQLCD的本土化数据比例达到94.74%,远高于国际数据库的7.89%,且计算结果更准确,更能反映实际情况。此外,HiQLCD采用ILCD格式,支持在国内外主流LCA软件工具中使用,确保了数据的国际互认。

  四、钢铁行业LCA背景数据库未来展望

  未来,中国钢铁行业LCA背景数据库的建设应聚焦两个方向。一是不断扩大钢铁产品数据库的覆盖范围,提高国内高质量数据的比例,使碳足迹计算更契合中国制造业实际情况。二是开展供应链碳足迹数据库建设研究,供应链数据的准确性对钢铁行业的影响不容忽视。由于供应链企业数量众多,涉及多个行业,其复杂性显著高于单一行业数据库,因此供应链数据库建设的研究须同步开展。

  总结

  2025年,中国钢铁行业在碳足迹核算方面面临数据缺失和国际数据库不足的问题。通过开发本土化的LCA背景数据库,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中国钢铁行业的碳排放水平,为企业的碳减排提供科学依据。海科生命周期数据库(HiQLCD)的实践表明,采用归因法、归果法和EN15804标准,结合ILCD格式,可以有效提升数据质量,确保数据的透明可追溯和国际交互性。未来,应继续拓展数据库覆盖范围,提高数据质量,并开展供应链碳足迹数据库建设,以支持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钢铁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