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5月21日,日本财务省最新数据显示,受能源价格回落与汽车等核心产业波动影响,日本4月贸易逆差为1158亿日元,同比下降77%,但钢铁、船舶等关键领域出口疲软成为制约因素。这一数据揭示了全球供应链调整对日本制造业的复杂影响。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钢铁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指出,数据显示,2025年4月日本出口总额达91572亿日元,同比增长2.0%,创下同期历史新高;进口额为92730亿日元,同比下降2.2%。尽管连续第七个月保持出口增长态势,但由于煤炭、原油等能源进口价格下跌仅部分抵消了制造业出口的结构性压力,当月贸易逆差时隔三个月再次出现。值得注意的是,与去年同期相比,本次逆差规模缩减超七成,显示出日本经济在波动中逐步企稳。
具体来看,电子零部件领域表现强劲,半导体等产品出口额同比大增13.2%,食品和医药品分别录得18.4%与13.2%的增幅。然而汽车业面临双重挑战:对美市场出口量下降4.8%,叠加钢铁、船舶行业出口额分别下滑12.3%、26.2%,拖累整体制造业表现。其中,钢铁出口受美国加征关税影响尤为显著,当月对美钢铁出货量骤减29%,铝材等有色金属也呈现收缩趋势。
区域数据显示,4月日本对美贸易顺差为7806亿日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8%。尽管汽车出口仍占对美出货量的近三分之一(5130亿日元),但增速放缓直接反映了市场需求疲软与贸易壁垒影响。财务省分析指出,美国近期对钢铁加征关税的影响可能在后续月份进一步显现,但单月数据波动不足以全面评估政策长期效应。
进口端的改善主要源于国际大宗商品市场调整:煤炭和原油价格下跌带动整体进口额同比下降2.2%。这一趋势为日本企业提供了成本优化空间,但同时也暴露了其经济对资源型产品依赖度较高的脆弱性。未来若全球能源价格回升或供应链扰动加剧,可能重新扩大逆差规模。
总结而言,4月贸易数据反映了日本经济在多重因素下的复杂态势:电子产业增长与传统制造业低迷并存,外部市场需求波动叠加贸易政策变化的影响仍需观察。尽管单月逆差收窄释放积极信号,但钢铁等核心行业面临的出口阻力及地缘政治风险,将持续考验其全球竞争力的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