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3年第一季度,我国水泥行业呈现需求收缩压力趋缓、市场供需动态平衡、价格回升带动效益改善的积极态势。全国水泥产量同比降幅显著收窄,区域产销差异明显,行业通过精准调控和自律合作有效稳定了市场环境,为全年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供给端看,水泥企业通过错峰生产等动态调节措施有效控制产能释放。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水泥库存库容比为58%,同比下降7个百分点;多数地区错峰生产计划天数同比增加5%10%。这种精准调控减少了恶性竞争,使行业集中度和利润空间得到提升。
需求端方面,基建投资成为缓冲市场下行的关键因素。尽管整体需求仍处收缩区间(降幅控制在2%以内),但基建项目的加速落地为水泥消费提供了支撑,显著优于去年同期表现。
成本端压力同步缓解:煤炭价格下行带动生产成本下降,叠加售价回升双重利好,行业效益显著修复。初步测算显示,一季度全行业利润预计由亏转盈至15亿20亿元区间,较去年同期亏损状态实现逆转。部分龙头企业表现亮眼,如某头部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约20%,另一企业扭亏为盈,而传统高基数亏损企业也实现了同比减亏。
进入第二季度,基建投资增速有望持续回升,预计水泥市场需求环比和同比均将进一步改善。不过,考虑到一季度末全国水泥价格已普遍上调,后续价格上涨空间有限,市场将以震荡企稳为主基调。
行业专家建议,各地企业需严格执行错峰生产政策,巩固供需平衡成果。在成本下降与价格稳定的双重驱动下,上半年水泥行业效益有望延续同比快速增长态势,为全年复苏奠定坚实基础。
总结
2023年第一季度,我国水泥行业通过精准调控、区域协同及成本优化,在需求收缩压力下实现了产量企稳、价格回升和盈利改善的多重突破。二季度在基建投资支撑与政策引导下,市场有望延续向好趋势,但需警惕外部环境变化对供需关系的影响。行业持续自律与错峰生产仍是保障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