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全球航运业持续复苏与区域经济联动深化的背景下,2025年青岛市以国有资本为引擎,在航贸金领域迈出关键一步。近期,青岛海发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并同步推进战略与项目合作签约,标志着当地国有资本在构建“航运+贸易+金融”融合生态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十五五航运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预测报告》指出,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航运业货值同比增长12%,亚洲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占比突破68%。在此背景下,青岛通过整合保税物流中心、香港瑞港建设等境内外资源,以海发国贸为载体,系统性推进航贸金产业协同。这一举措不仅响应了国家关于“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的战略部署,更体现了青岛依托区位优势构建全产业链竞争力的决心。
从市场分析及航运统计数据看,青岛西海岸新区作为核心承载地,2025年1-8月港口货物吞吐量达4.2亿吨,同比增长9%,其中集装箱业务增幅达15%。海发国贸的成立将直接联动自贸片区政策优势,通过“航运”场景为核心纽带,推动贸易结算、供应链金融等衍生服务增值。例如,其整合的香港瑞港建设资源可为国际航线提供更高效的物流支撑,而保税区仓储网络则强化了大宗商品交易的区域定价权。
2025年青岛航贸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研讨会上提出的核心目标是“对标国内头部贸易企业,形成资源整合闭环”。具体措施包括:
1. 航运枢纽功能强化:依托前湾港、董家口两大港区,提升国际中转能力;
2. 数字化赋能航运交易:搭建线上平台实现货代、船务、保险等环节的实时数据互通;
3. 金融工具创新应用:通过供应链融资、汇率避险产品降低航运企业运营风险。
据测算,上述策略落地后,青岛2025年航贸金关联产业产值有望突破1800亿元,较去年增长27%。
青岛海发国贸的实体化运作标志着国有资本在航运领域的战略纵深进一步扩大。通过数据驱动的资源整合与航贸金生态构建,青岛不仅巩固了其作为北方航运枢纽的地位,更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产业协同样本。随着平台建设规划逐步落地,未来三年内“航运”要素的价值释放效应将持续显现,成为推动城市竞争力跃升的核心引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