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开年以来,上海房地产市场呈现显著回暖态势,二手房市场尤为活跃。数据显示,12月二手住房成交量同比大幅增长51%,价格指数持续回升,政策红利叠加市场需求释放推动市场热度延续至"小阳春"。当前楼市在供需两端形成良性互动,为全年市场预期稳定奠定基础。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二手房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今年前两个月,上海二手房市场交易规模突破近年同期高位。数据显示,12月二手住房累计成交267万平方米(3.12万套),同比增幅达51%,创下自2017年以来同期第二高水平。进入3月以来,市场热度持续攀升,截至20日已成交140.5万平方米(1.68万套),较去年同期增长57%。值得注意的是,周末单日成交量维持在千套以上水平,日均达1212套,环比去年末未现明显回落。
官方监测数据显示,二手住房价格指数自去年四季度以来累计上涨1.5%,预计3月将继续保持小幅上扬趋势。市场分化特征显现:外环内高端房源议价空间收窄,而中低价位房源因刚需支撑成交周期明显缩短。从区域看,核心城区二手房挂牌价普遍上调2%5%,郊区则以高性价比吸引首次改善型买家。
此前出台的支持性政策对市场产生显著拉动作用。数据显示,符合条件的六类购房群体(包括多子女家庭、非沪籍社保年限优化等)已累计购置二手住房约7300套,占同期交易总量13%。自新政实施以来,该群体累计成交规模已达3.8万套,政策红利正逐步转化为实际购买力。
据市场监测数据,春节后新增购房委托量和带看量回升至2023年以来峰值水平。中介平台数据显示,3月上旬客户咨询量较1月增长45%,房源挂牌价与成交价差值收窄至合理区间。这种供需两端的活跃度提升,印证了"小阳春"行情的成色。
总结来看,上海二手房市场正成为本轮楼市复苏的核心驱动力。政策精准发力、刚需持续入场与改善需求有序释放形成共振,推动成交量价同步上行。随着二季度传统销售旺季到来,预计二手房月度成交有望突破2.5万套,全年市场将呈现"前高后稳"的发展态势。这种结构性回暖既反映短期政策效果,也预示着房地产市场正在向健康可持续方向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