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来,全球经济回暖,国际市场需求总体回升,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持续发展,外贸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有所改善。据中国海关统计,今年前10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15.9%,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那么航运市场现状会是怎么样的呢?
通过对航运市场分析得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将在沿线国家建设配套基础设施,大量的水泥、钢材和木材都需要通过干散货船来运输。同时,谷物和非主要散货贸易在2017年有显著改善,到2018年,势头会继续保持。中东、非洲和亚洲的小麦需求强劲,将在2018年产生进一步的需求,为干散货运输市场带来利好消息。2017年干散货的贸易超过了全球经济增长率,2018年需求预计将增长2%~3%,与此同时,监管压力以及原油价格上涨导致船用燃料价格的回升,一波老旧船面临淘汰,因此船队增长率仍将维持在不到1%的低位, 2018年整体供需平衡有望得到恢复,运价也可能有所增长。
2016年,受全球经济增势疲软的影响,我国外贸形势较为严峻。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约为36849.2亿美元,同比下降6.8%,其中:出口20974.4亿美元,同比下降7.7%;进口15874.8亿美元,同比下降5.5%。
2016年初,全球集装箱航运市场需求低迷,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一度接近停滞。
此后,随着国家促进外贸回稳向好政策措施的效果逐步显现,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经过第一季度的下跌后于第二季度企稳,并在第三和第四季度恢复增长,从而带动运输需求回暖,促使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缓慢回升。
交通运输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1月,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近2.0亿TEU,同比增长3.9%,增幅较2015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沿海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近1.8亿TEU,同比增长3.6%,增幅与2015年同期基本持平。
此外,交通运输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11月,我国十大内支线港口完成内支线集装箱吞吐量1491.2万TEU,同比增长6.8%,增幅较2015年同期提升1.5个百分点;
内贸集装箱运输市场在内需政策的带动下继续小幅上升,主要港口完成内贸集装箱吞吐量5537.1万TEU,同比增长5.1%,增幅较2015年同期提升1.4个百分点。
2016年世界经济增长率预计为3.1%,较2015年回落0.1个百分点,较2016年初预测值下跌0.3个百分点。
由于国际经贸形势复杂多变,各主要航线的集装箱运输需求波动难测。据克拉克森2016年12月预测,2016年全球集装箱运量约增长3.2%,虽较2015年回升1.0个百分点,但较2016年初预测值下跌0.8个百分点,其中:
远东—欧洲往返航线运输需求预计为2210万TEU,同比增长1.4%;泛太平洋航线运输需求预计为2380万TEU,同比增长3.9%;亚洲区域内航线运输需求预计为5200万TEU,同比增长5.4%。
2016年,我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总体呈探底回升走势。年初,受市场运力供给严重过剩的影响,多条航线运价创2015年以来的新低。直至4月初,市场才迎来年内运价首次大规模上涨。
第三季度末,韩进海运突然宣布申请破产保护。由于韩进海运在主干航线上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其破产事件在对市场秩序造成较大冲击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供需格局,推动市场运价借年底运输高峰缓慢走高。
12月30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为811.1点,同比上升12.2%;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为951.66点,同比上升13.7%。
全年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均值为710.7点,同比下跌18.5%;全年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均值为650.1点,同比下跌10.2%。
通过对航运市场现状的简单解析得知目前,我国航运市场持续低迷,和航运相关的市场也发展缓慢。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和促进政策,用于应对市场出现的不良现状,但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和市场周期性规律的影响,航运市场仍然呈现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的状态。在新的“十三五”规划实施初期,特别是在“一带一路”的新时期经济合作共赢背景下,参与国际竞争,把握周边区域发展机遇,是我国航运市场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方向。我国海岸线漫长,跨度大,临近国家众多,周边市场有良好的发展潜力,正确认识和充分利用这一潜在资源,是我国下一步发展航运市场的有利机遇。 好了,以上便是笔者对航运市场现状的简单解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