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 内容详情
2025年固态电池行业投资分析:固态电池有望逐步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固态电池 2025-09-02 14:15:30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固态电池赛道正成为新能源领域的焦点,头部企业密集押注,商业化进程不断提速,同时也面临着技术与市场层面的挑战。从动力电池厂商到锂电池材料企业,纷纷在固态电池领域布局,中试线建设、产品送样、产能规划等动作频频,而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预计达 614.1GWh、市场规模超 2500 亿元的预测,更凸显出该行业巨大的投资潜力与发展空间。以下是2025年固态电池行业投资分析。

2025年固态电池行业投资分析:固态电池有望逐步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一、固态电池领域企业 “跑马圈地”,多主体披露进展

  在固态电池产业巨大市场空间的吸引下,各类企业纷纷加码布局,披露相关进展。动力电池厂商中,南都电源现有一条中试产线,可实现小批量交付,且明确全固态电池产品对2025年度业绩不产生较大影响;孚能科技的半固态电池已完成向全球头部物流无人机客户送样,目前进展顺利;太蓝作为固态电池领域独角兽企业,8月18 日其全固态电池湖北生产基地项目签约仪式在潜江市举行,此前已在北京、重庆、安徽等地布局研发生产基地;安瓦新能源在今年7月4日,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条 GWh 级新型固态电池生产线首批工程样件成功下线,预计于今年下半年实现全面量产;容百科技表示固态电池硫化物电解质在容量指标、充放电效率上符合国际客户要求,目前正在进行中试线的建设;德尔股份此前也透露当前正积极投建固态电池中试线,目标是让固态电池尽快量产和商用化应用。

  锂电池材料上市公司同样动作不断,恩捷股份日前表示 10 吨级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已经建成,具备供货能力,其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生产项目落地玉溪,分阶段实施,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形成年产 1000 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生产能力,且目前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十吨级中试线项目已全线贯通,实现从核心原料到电解质膜的全链式 “垂直创新”,以及从量产工艺到前沿技术的横向布局,还在积极推进与下游客户合作及技术交流,未来将根据市场需求扩大相关产能建设,实现从研发(小试)- 中试 - 量产的 “三级跳” 发展目标,同时其下属控股子公司江苏三合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已有 2 条产线,具备半固态电池隔膜量产供应能力;五矿新能也竞相对外披露了固态电池相关进展;圣阳股份在互动易平台回复投资者称,密切跟踪固态电池技术发展趋势,加快推进固态电池技术研发,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固态电池以复合氧化物技术路线为主,已顺利完成安全验证及循环稳定性测试。

  二、固态电池商业化应用进程提速,车企与产业链协同推进

  被誉为 “电池终极形态” 的固态电池,当下技术研发与商业化落地节奏加快。从产业化层面来看,2025-2026 年国内中试线密集落地,将启动全固态装车验证,2027 年全固态电池有望实现小批量装车。

  国内车企方面,多家车企已宣布固态电池上车时间表,东风固态电池将于 2026 年上车,全新 MG4 的半固态电池版本车型将在 9 月推出,在该车型首次采用的第二代半固态电池中,企业进行了正极材料创新,力求在安全性、能量密度和生命周期之间找到更优平衡点,且认为底层材料创新是破局关键。海外车企中,丰田将于 2026 年正式启动固态电池的生产,大众汽车集团则向固态电池初创企业注资 1.31 亿美元,该笔资金将用于在美国圣何塞建设一条中试生产线。

  除车企外,动力电池厂商、锂电池材料等企业也积极参与固态电池 “抢滩战”,与车企协同推进固态电池商业化。恩捷股份始终坚持在高分子领域创新和研发,为行业提供硫化锂、固态电解质、固态电解质膜等产品,是固态电池产业链中的重要参与者,其自成立之日起便专注于高分子材料领域,一方面通过持续研发创新巩固自身锂电池隔膜领域行业地位,另一方面基于技术积累布局固态电解质领域,早在 2018 年就成立前沿技术研究所,针对半固态电池用隔膜技术探索和固态电池技术发展调研进行积极布局,2021 年又成立固态产业化平台 —— 湖南恩捷,专注硫化物全固态电解质相关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推进工作。部分企业也强调,无论是朝着全固态电池方向前进,还是在半固态电池领域改进正极材料、推动产业化进程,都将持续推进,同时坚持整车与零部件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

  三、固态电池产业潜力巨大,但商业化仍面临多重挑战

  《2025-2030年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指出,固态电池凭借在安全性、能量密度等方面的优势,成为未来高性能电池重点发展方向,在消费电池、新能源汽车、低空等领域拥有广阔市场空间。固态电池与现有电池在部分材料与设备环节存在较大差异,其兴起将给新型材料和设备带来庞大增量市场,而 2030 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预计达 614.1GWh、市场规模超 2500 亿元的预测,更印证了该产业的巨大潜力。

  不过,固态电池商业化落地仍需时日,面临诸多挑战。从当前情况看,固态电池商业化问题主要体现在材料生产端和电芯制造端,尽管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及其他关键性能指标已可满足产业应用需求,并逐步实现产能突破,但未来仍需提产降本。技术路线方面,固态电池不同技术路线各有优劣且并行发展,若关键技术在未来无法取得有效突破,可能致使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大幅延迟,难以按预期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此外,全固态电池在硫化物方面目前仍存在安全性隐患,例如采用高镍三元材料时,镍的氧化性非常强,同时硫的结构又极其不稳定,这两种物质结合在一起,很容易导致热失控。下游应用需求不足以及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也给固态电池产业化带来一定压力。

  四、固态电池行业竞争与发展,龙头企业的应对与布局

  在固态电池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竞争日益激烈,全球隔膜行业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恩捷股份作为全球锂电池隔膜龙头企业,其在固态电池领域的布局与动作备受关注。该企业在 2025 年半年度报告中指出,目前电子产品和纯动力汽车电池的主流选择是锂电池,其他新兴电池技术尚不成熟,距离商业化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也坦言若未来全固态电池及其他新兴电池突破技术瓶颈、实现量产并完成商业化进程,市场对于锂电池的需求将受到影响,处于产业链中的锂电池隔膜也会受到不利影响。

  为此,恩捷股份采取积极应对策略,一方面持续研发创新巩固锂电池隔膜领域行业地位,另一方面勇于 “自我革命”,基于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技术积累和持续深耕,布局固态电解质领域,通过成立前沿技术研究所、固态产业化平台,推进中试线建设与产能规划,力求在固态电池领域占据一席之地。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现有产品技术基础上持续迭代下一代技术及产品,是保持长久竞争力的关键能力之一,作为行业龙头,只有坚持技术创新,才能推动自身和行业高质量发展。其他企业也纷纷加大研发投入与产能建设,力求在固态电池行业竞争中抢占市场先机,推动固态电池技术不断进步与产业化进程加速。

  综合来看,2025年固态电池行业正处于商业化推进的关键阶段,头部企业从动力电池、锂电池材料到车企等多领域齐发力,中试线建设、产品送样、产能规划等动作不断,商业化应用进程逐步提速,且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超 2500 亿元的预测显示出巨大发展潜力。但同时,固态电池商业化也面临材料生产提产降本、技术路线突破、安全性隐患、下游需求不足等多重挑战。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龙头企业积极布局转型,通过技术创新、产业链协同等方式应对竞争与挑战,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与成本的下降,固态电池有望逐步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成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增长点,不过这一过程仍需行业各方持续努力与探索。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固态电池相关研究报告
固态电池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