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5月23日,A股三大指数延续震荡调整态势。截至收盘,沪指报跌0.94%,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下跌0.85%和1.18%。两市成交额突破1.1万亿元,较前一日显著放量。行业板块呈现明显分化:贵金属、化学制药等科技医疗类板块逆势走强,而航运港口、互联网服务等领域跌幅靠前。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航运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指出,监管层近期强化对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明确推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落地,鼓励红筹科技企业回归境内上市。这一举措为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研发密集型行业提供更灵活的融资渠道,进一步提振了创新药板块表现。今日港股医药股集体爆发,A股相关标的同步跟涨,市场对国产创新药出海预期显著增强。
国际局势突变引发市场波动:美国宣布限制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政策,加剧了留学产业链的不确定性;同时特朗普政府拟推动核能产业扶持计划,美股核能板块盘后暴涨传导至亚太市场。国内方面,小米发布定价近30万元的YU7车型,凸显高端智能汽车市场的竞争白热化,其搭载的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等技术参数引发行业关注。
为对冲资金面波动,央行当日开展5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延续了自2024年以来"价稳量足"的货币政策基调。这一动作配合前期降准措施,有效缓解了季末流动性压力,但行业间冷热不均现象仍存——以航运港口为代表的周期性板块受国际贸易疲软拖累跌幅超3%,而受益于政策利好的计算机、黄金珠宝等消费赛道则呈现结构性韧性。
锑金属市场延续供给紧缩态势,中信建投分析指出尽管当前需求端承压导致价格回调,但光伏、阻燃剂等下游产业长期增长逻辑未改,预计价格中枢将稳步上移。黄金珠宝行业同样呈现强者恒强格局,龙头公司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和单店效率提升持续抢占市场份额,估值修复行情有望延续。
总结:结构性机会主导市场走向
今日A股在政策预期与外部扰动的交织中震荡下行,但核心赛道的投资逻辑并未改变。科技创新领域的制度红利、新能源车产业链的技术突破以及黄金等避险资产的价值重估,将持续吸引资金关注。随着MLF增量投放和创新药出海进程加速,市场有望在消化短期利空后回归结构性行情主线。投资者可重点关注政策扶持明确且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细分领域,在波动中把握中长期布局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