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应用广泛、品种繁多,根据断面形状的不同,钢材一般分为型材、板材、管材和金属制品四大类。钢材是钢锭、钢坯或钢材通过压力加工制成的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材料。下面是对我国钢材出口情况分析。
2010年至2013年期间,中国的钢材出口一直处于稳步增长的状态,不仅总量在提升,出口区域也在扩大。比如,2010年中国就实现了净出口(总出口量扣除总进口量)钢材2613万吨,增幅达到278%之多。但2010年后,出口的增幅同比呈现出下降趋势。
有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钢材出口9378万吨,相比2013年增加了50.5%,进口钢材的增幅仅为2.5%。钢材出口已呈井喷之势。
在2015年1月份钢材出口量创下新高的同时,中国钢铁业再遭国外反倾销或反补贴制裁。日前,马来西亚和泰国分别对中国部分钢材产品做出反倾销终裁和调整反倾销税率。
日前,马来西亚对原产于中国、印尼和韩国的热轧卷材、格子花纹卷材和酸洗涂油卷材作出反倾销终裁,其中,中国热轧卷材被征2.49%-12.19%的反倾销税,而格子花纹卷材和酸洗涂油卷材则被征以15.62%反倾销税。据悉,马来西亚于去年6月19日发起了该反倾销立案调查。
而泰国商务部近日则称,已结束对从中国和韩国进口的镀锌和镀铝锌涂层板卷以及从中国和中国台湾进口的未涂漆的镀铝锌钢板反倾销税率的重新审查,并对反倾销税率做出调整。其中,对中国产未涂漆的镀铝锌钢板反倾销税率从之前2.86%—26.22%提高到29.5%。据悉,泰国于2013年2月对前述产品反倾销调查案做出终裁。
海关数据显示,中国2014年对泰国出口钢材366.9万吨,同比增长33.79%;2014年对马来西亚出口钢材247万吨,同比增长41.732 %。
据悉,2014年中国出口钢材9378万吨,同比大幅增长50.5%,创下历史新高;折合粗钢净出口约8441万吨,同比增加约3308万吨,而同期中国粗钢产量同比增加约734万吨。即去年中国粗钢净出口量消化了国内产量增量部分,缓解了国内钢铁业产能过剩矛盾。
需说明的是,2010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中国和东盟10国开始步入零关税时代,中国出口至东盟的各种钢材品种数量激增。最新钢材行业报告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5-2020年钢材行业深度分析及“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报告》。
至2012年东盟超越韩国,一度成为我国钢铁产品第一大出口市场,近两年来,东盟国家也成了对中国钢材产品进行贸易救济调查的主要发起国。除了泰国和马来西亚,其他东盟国家此前也一度对中国钢材出口施加“双反”压力。
而在应对“双反”过程中,国内对钢材“加硼”以获得退税的“潜规则”一再遭受职责。对此,2014年12月31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下发通知,宣布自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取消含硼钢出口退税。
但在执行取消含硼钢材出口退税政策的首月,中国钢材月度出口量仍创下历史新高,数据显示,1月中国钢材出口1029万吨,同比增加52.1%,刷新了月度出口量记录。
有业内人士指出,中国钢铁出口大幅增长主要原因在于内需不足的倒逼以及内外价差的放大,他指出,部分东盟国家已经对中国多个钢材产品实施双反,对相关产品出口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