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钢铁行业分析报告 内容详情
2025年中国钢铁产业深度调整:产量调控与结构转型并行
 钢铁 2025-03-25 21:28:10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粗钢表观消费量预计跌破9亿吨,工业用材占比首超建筑钢材

  近年来,中国钢铁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变革。据最新统计,2024年全国粗钢产量达10.05亿吨,同比下降1.7%;进入2025年前两个月,产量延续下行趋势,同比再降1.5%。与此同时,建筑用钢需求持续萎缩,工业用材占比突破50%,成为支撑行业发展的新引擎。在政策引导与市场倒逼双重压力下,钢铁产业正加速向减量、绿色、高端化转型。

  一、2025年粗钢减产持续推进:新疆试点日均压产10%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最新规划,2025年将继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政策。以新疆为例,八一钢铁等四家企业自3月24日起将粗钢日产量减少10%,若全年执行到位,预计新疆地区产量将从1290万吨降至1161万吨——这一数据创2019年以来新低。当前全国范围内,政策调控已覆盖生产端与消费端双重约束,倒逼行业加速整合落后产能。

  二、钢铁需求结构颠覆性转变:工业用材首超建筑钢材

  数据显示,传统建筑钢材(螺纹钢)国内表观消费量从2020至2024年累计下降7503万吨,仅2024年降幅就达15%。反观工业用材领域,中厚宽钢带产量从1.7亿吨增至2.14亿吨,首次超越螺纹钢成为最大需求品种。然而整体钢材表观消费量仍持续走低,四年间从10.48亿吨降至8.92亿吨,降幅达14.89%,凸显供需矛盾的长期性。

  三、钢铁产业集中度提升缓慢:重组路径亟待突破

  尽管云南、四川等地推进企业整合,但前十大钢企集中度(CR10)从2022年高点42.8%降至2024年的41.2%,横向对比欧美日等国普遍超60%的水平仍差距显著。行业专家指出,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压减产能难以根治结构性矛盾,亟需建立以碳排放为核心的新机制:通过关闭新增产能入口、畅通低效产能退出渠道,推动市场化重组进程。

  四、钢铁低碳转型进入关键期:从产量调控转向碳配额管理

  随着全国碳市场扩容临近,钢铁行业纳入交易体系的技术规范已基本完善。预计2025年将实现碳排放双控与粗钢产量调控的协同推进。根据预测模型,未来五年钢材需求量或以每年约1000万吨的速度递减至8亿吨,其中电工钢板带等高端品种需求保持韧性。行业需加速技术迭代,在氢能炼铁、电炉短流程工艺等领域突破,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五、钢铁供应链安全重构:资源保障与技术创新并重

  在原料端,铁矿石进口依存度居高不下倒逼产业布局调整。专家建议通过"南北协同开发"模式强化国内矿山供给能力,并深化与东南亚、中亚等地区资源合作。同时依托人工智能优化生产流程,建设钢铁联合智能平台提升全链条创效水平,这将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径。

  总结:2025年钢铁行业正站在转型升级的历史拐点,减量发展已成不可逆趋势。在政策引导下,行业需以碳配额制度替代传统产量调控,在重组整合中提升集中度,通过技术创新突破资源约束。未来三年,行业将面临粗钢表观消费量跌破9亿吨的挑战,唯有加速绿色化、高端化转型,方能实现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型发展的根本转变。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钢铁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