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五一”假期的到来,国内各大城市迎来了旅游和餐饮消费的高峰。消费券的发放、丰富的文娱活动以及多样化的消费业态共同点燃了假日经济。无论是餐厅排队等餐的热闹场景,还是夜演、露营等新兴消费方式的火爆,都展现了假期消费市场的活力。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餐饮行业市场供需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研究分析报告》指出,“五一”期间,餐饮行业成为消费热点。在上海新天地商圈,不少餐厅门口排起了长队,部分餐饮品牌甚至需要等待30分钟至1个小时才能用餐。一家知名火锅店位于人民广场的门店经理透露,假期前两日的接待量较清明假期上升了30%,其中游客占比高达80%,且有两成是外籍游客,以韩国和泰国客人为主。
此外,第三轮“乐品上海”餐饮消费券的发放进一步推动了餐饮消费。本轮消费券通过“在线报名、摇号中签”方式发放,消费者可在假期期间使用。许多商家在门口贴出“乐品上海餐饮消费券参与商户”的告示,吸引了更多顾客光临。
上海“演出经济”的热度持续攀升,有效拉动了夜游、夜演等相关消费。“五一”期间,外滩吉他音乐演奏弹唱音乐会、星穹铁道演唱会等多场演出在上海举办,吸引了大量观众。为满足歌迷的夜宵需求,部分餐饮品牌推出了个性化订餐和包席服务,协助顾客将门店布置成演唱会主题,并提供音响、话筒、荧光棒等设施,打造沉浸式嗨唱氛围。一家门店的负责人表示,每逢演唱会,深夜时段客流通常会提升50%以上,甚至翻倍。在假期期间,仅1日至4日,门店夜宵时段就接到了超过300位粉丝团的订餐。
“五一”假期,露营成为不少消费者的热门选择,带动了烧烤食材、便携水果、酒饮等品类的销量增长。数据显示,方便随身携带的熟食卤味、烘焙、饮料等产品受到追捧。为满足户外消费需求,部分平台推出了“烧烤露营地直送”服务,覆盖上海世纪公园、北京朝阳公园等热门露营地。消费者下单后最快30分钟内即可收到腌制好的肉串、烤炉、炭火、酒水等物资。预计“五一”期间烧烤类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超200%。
尽管出行热潮高涨,仍有部分消费者选择宅家过节,推动了快手菜、方便速食、健康零食等品类的销量增长。数据显示,宫保鸡丁、免浆黑鱼片等热门快手菜在“五一”期间的销量较平日实现翻倍。
总结
“五一”假期期间,国内消费市场呈现多元化繁荣景象。餐饮消费在消费券的助力下迎来高峰,夜演经济拉动了夜间消费,露营热潮推动了户外消费,而宅家消费同样表现亮眼。无论是外出游玩还是居家休闲,消费者都在这个假期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消费方式,展现了假日经济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