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车辆 资讯详情
2025年乘用车行业现状分析:1-3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到512.7万辆
 乘用车 2025-04-14 10:30:04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汽车产业加速变革的当下,2025年乘用车行业发展备受瞩目。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政策的推动以及技术的创新,行业发展趋势逐渐明晰。从近期数据来看,3月乘用车市场的表现为全年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也让我们看到了行业在市场格局、销售趋势等方面的变化与走向。

  一、2025年3月乘用车整体零售市场:增长强劲,创近10年新高

  《2025-2030年中国乘用车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指出,2025年1-3月,全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销量达到512.7万辆,同比增长6%。其中3月表现尤为突出,零售销量为194万辆,同比增长14.4%,环比增长40.2%。这一成绩扭转了近10年来3月零售增速偏低的局面,同比净增25万辆,实现了今年前3个月同比增长6%的超预期“开门红”。这一增长态势得益于国家“两新”政策的推动,使得“价格战”相对温和,行业内卷状态得到改善,为乘用车市场的繁荣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二、乘用车市场品牌格局:自主品牌崛起,合资与豪华品牌各有表现

  (一)自主品牌:持续高增长,市场份额显著提升

  3月,国内自主品牌乘用车零售销量延续高增长趋势,达到122万辆,同比增长31%,环比增长33%,市场份额升至62.7%,同比增长7.7个百分点。1-3月,自主品牌零售市场份额达63%,较去年同期增长7.9个百分点。自主品牌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在新能源车市场和出口市场取得的明显增量,主流车企转型升级成果显著,像比亚迪、吉利汽车、奇瑞汽车、长安汽车等传统车企品牌市场份额提升明显,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二)主流合资品牌:零售销量降幅收窄,环比大幅增长

  3月,主流合资品牌乘用车零售销量为48万辆,同比虽有4%的下降,但降幅明显收窄,环比增长45%。具体来看,德系品牌乘用车零售份额为17%,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日系品牌乘用车零售份额为12.2%,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美系品牌乘用车市场零售份额达到6.8%,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尽管合资品牌面临一定挑战,但环比的大幅增长显示出其市场仍具有一定的韧性和潜力。

  (三)豪华车市场:零售销量下滑收窄,环比增长显著

  3月,国内豪华车零售销量为25万辆,同比下降7%,不过下滑幅度较2月份进一步收窄,且环比增长68%,市场份额为12.9%,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传统豪华车市场在这一时期零售份额表现相对较好,反映出豪华车市场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依然受到部分消费者的青睐,但其增长趋势也受到市场整体环境和竞争的影响。

  三、乘用车出口市场:3月现负增长,全年预期或下调

  3月,我国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CKD)39.1万辆,同比下降8%,环比增长10%。其中,自主品牌出口表现相对较好,达到34万辆,同比增长1%,环比增长10%;合资与豪华品牌乘用车出口4.7万辆,同比下降45%。1-3月,中国乘用车出口达到112万辆,同比增长1%。受地缘政策等因素影响,全年乘用车出口量存在不确定性,相关方面考虑对2025年全年整体乘用车批发销量同比4%-5%的增长预期进行下调,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出口负增长情况,这也凸显了出口市场对乘用车行业发展的重要影响。

  四、新能源车市场:零售增长强劲,批发渗透率波动

  (一)零售市场:销量增长显著,渗透率提升

  3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99.1万辆,同比增长38%,环比增长45%,零售渗透率为51.1%,较去年同期提升8.7个百分点。不同类型品牌的新能源车渗透率差异较大,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为72%;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为35%;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6%。这表明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优势明显,引领着新能源乘用车的消费市场。

  (二)批发市场:销量增长但渗透率走低

  3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112.8万辆,同比增长35.5%,环比增长35.9%,厂商批发渗透率为46.8%,较2024年3月提升9.2个百分点。然而,今年以来新能源乘用车批发渗透率均未突破50%,3月份较2月还下滑了0.2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因为“两新”政策对传统燃油乘用车市场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燃油车在政策推动下可享受最高1.5万元的购车补贴,且燃油车企推出“一口价”促销政策,使得传统经销商心态改善,经销商发展体系稳定,燃油车市场在短期内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

  (三)车企表现:头部车企竞争激烈,市场基盘扩大

  乘用车行业现状分析指出,3月,新能源车月度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厂商达到18家(同比增2家,环比增3家),占新能源乘用车总量的92.7%(上月92%,去年同期88%)。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排名前十的车企分别为比亚迪(约37.14万辆)、吉利汽车(约11.97万辆)、特斯拉中国(约7.88万辆)、上汽通用五菱(约7.14万辆)、长安汽车(约6.68万辆)、奇瑞汽车(约5.56万辆)、零跑汽车(约3.71万辆)、理想汽车(约3.67万辆)、小鹏汽车(约3.32万辆)和小米汽车(约2.92万辆)。这些头部车企在市场中竞争激烈,推动着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不断发展,市场基盘持续扩大。

  2025年乘用车行业在3月展现出复杂且多元的发展态势。从整体零售市场来看,3月销量的高增长为全年开了个好头,但行业发展也面临着出口市场的不确定性。在品牌格局方面,自主品牌的崛起成为亮点,市场份额不断扩大,而合资与豪华品牌也在努力应对市场变化。新能源车市场零售增长强劲,但批发渗透率出现波动,反映出新能源与传统燃油车市场之间的竞争与博弈。展望未来,乘用车行业需持续关注政策变化、市场需求以及技术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在竞争中谋求更好的发展。自主品牌应巩固优势,加大研发和市场拓展力度;合资与豪华品牌需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新能源车企业要在保持技术领先的同时,应对传统燃油车市场的竞争压力,共同推动2025年乘用车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乘用车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