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和消费市场需求演变,中国车市在传统淡季7月逆势交出亮眼成绩单。新能源汽车延续爆发式增长态势的同时,燃油车市场也呈现复苏迹象,出口领域更以超预期表现彰显产业国际竞争力。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新能源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指出,2025年1-7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达1823.5万辆和1826.9万辆,同比增长12.7%和12%。其中新能源汽车成为核心引擎,单月产销量达到124.3万/126.2万辆(同比增长26.3%/27.4%),市场渗透率攀升至48.7%,前七个月累计产销突破800万辆大关,占新车总销量比例达45%。纯电动车表现尤为突出:7月产销量分别增长41.9%和47.1%,达到80.7万/81.1万辆。
在国际市场上,中国新能源汽车正改写全球产业版图。2025年7月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22.5万辆(同比激增120%),占当月汽车总出口量的39%,前七个月累计出口已达130.8万辆(同比增长84.6%)。欧洲、东南亚等市场对高性价比中国新能源产品的接受度持续提升,比亚迪等品牌凭借技术优势实现单月55.3万辆的出口规模。
尽管面临新能源冲击,传统燃油车市场在2025年7月实现98.1万销量(同比增长8.4%),连续两个月保持正增长。行业数据显示,前七个月燃油车国内销量占比较2024年同期的53.6%微降至52.62%,降幅显著收窄。车企通过价格体系优化、智能化配置升级等策略稳住基本盘,但月度增速仍落后新能源汽车近20个百分点。
中汽协分析指出,在购置税新政实施前的过渡期(2025年底),行业将面临高基数增长压力。然而新能源产业链的技术突破(如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充电基础设施覆盖率提升以及出口红利延续,将持续强化中国车企在全球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2025年7月中国汽车市场的表现印证了产业转型的不可逆趋势:新能源汽车不仅巩固了国内市场主导权,更在国际舞台构建起新的竞争优势。传统燃油车通过产品迭代实现结构性复苏,与新能源形成互补发展态势。随着全球市场对低碳出行需求持续释放,中国车企正以技术迭代和全球化布局双轮驱动,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抢占战略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