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食品 资讯详情
2025年中国食品行业减损实践突破:余量食物创新处置助节约1万吨资源
 食品 2025-08-03 13:10:00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全球粮食安全挑战背景下,中国餐饮及零售业在食品减损领域持续探索。通过技术创新、模式优化和多方协作,行业正逐步建立系统化的余量食品管理体系,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减少浪费,推动可持续发展进程。

  一、食品减损技术革新加速,社会共治成核心发展趋势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食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指出,随着《餐饮行业食品减损技术指南》等政策落地,商家主动探索余量食品处置路径。北京等地的连锁品牌通过设立"食物驿站"将临期产品免费发放,或采用夜间打折促销策略(如盒马鲜生、永辉超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余量食品的有效转化。数据显示,仅盒马鲜生等企业每日可减少数千份生鲜损耗,既降低商家成本又惠及消费者。

  二、食品行业数字化管理升级,精准对接推动资源循环

  第三方平台通过定位匹配和库存预警技术,将200余家门店的余量食品转化为"魔法袋"盲盒销售。这种创新模式使中式糕点品牌某连锁企业日均报废率下降40%,累计减少1万吨食物浪费。数字化管理不仅提升了供应链透明度,更形成商家、消费者与平台多方共赢的良性生态。

  三、食品安全监管强化,技术赋能行业可持续发展

  在政策引导下,食品减损创新始终将安全置于首位。余量产品均标注存入日期及食用指引,冷链存储与即时配送确保品质可控。专家指出,这种"技术创新+严格监管"模式为全球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本,未来或将在更多领域推广。

  而言,2025年中国食品行业在减损领域的探索已取得显著成效:通过技术赋能、模式创新和多方协作,余量食品处置从被动处理转向主动规划。这种将商业效益与社会责任结合的发展路径,不仅响应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需求,更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中国方案。随着相关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食品减损将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食品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