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首只通用航空主题ETF产品定档发售,我国低空经济赛道正迎来资本市场的重点关注。数据显示,该领域市场规模已从2021年的2911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506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31%。在政策持续加码与技术突破的双重驱动下,航空产业尤其是通用航空及低空应用场景正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其投资价值与竞争格局亟待深度解析。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航空市场专题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根据公开数据,我国低空经济在2021-2023年间呈现爆发式增长,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达31.84%。这一领域涵盖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直升机及固定翼飞机等核心产品,并延伸至文旅、城市服务等多元场景。预计到2035年,该产业规模将突破3.5万亿元,成为驱动区域经济与技术创新的关键力量。
当前市场竞争焦点集中在技术迭代与商业化落地能力上:一方面,eVTOL研发企业加速推进适航认证;另一方面,无人机在农业、物流领域的渗透率持续提升,推动产业链向规模化应用迈进。
近期发行的通用航空ETF(认购代码563323)通过追踪中证通用航空主题指数,聚焦低空经济与通航产业龙头。其成分股中,20家为产业链核心企业,权重占比达53.96%,覆盖航空装备、军工电子、航天装备等细分领域,形成研发-制造-应用的完整闭环。
从研发投入看,50只成分股平均研发强度(营收占比)高达13.79%,显著高于创业板平均水平(7.97%)。其中26家企业的研发投入超营收的10%,凸显该赛道的技术密集特性。例如,在飞行器制造环节,头部企业正通过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技术突破抢占市场先机。
中证通用航空主题指数近一年(24/7/30-25/7/30)累计涨幅达44.66%,显著超越国证军工(25.08%)、万得低空经济(27.35%)等同类指数。这一表现印证了政策支持与技术升级的双重红利:
1. 政策驱动:自2023年被列为重点产业后,低空经济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在2025年初提出“打造新增长引擎”的战略目标;
2. 技术落地:首届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2025年7月)集中展示了201架航空器与44项首发产品,现场签约超17.5亿美元订单,标志产业从研发阶段向规模化应用过渡。
当前低空经济赛道的竞争呈现“技术-场景”双轮驱动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科创板与创业板上市企业的创新能力为行业注入活力,其在eVTOL、智能无人机等前沿领域的布局正重塑竞争版图。
2025年是我国低空经济从技术验证迈向规模商用的转折点,通用航空ETF的推出为投资者提供了捕捉产业链红利的一站式工具。数据显示,该赛道不仅具备高成长性(万亿级市场规模可期),更因政策支持与核心技术突破形成“投资-回报”正循环。未来竞争将围绕场景落地速度、技术成本控制及生态整合能力展开,而全产业链龙头企业的研发投入与战略布局或成为决胜关键。
(本文数据截至2025年7月30日,市场环境可能变化,请投资者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