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全国小麦收割季的全面开启,山东作为农业大省,以科技创新、智能管理和精准服务为抓手,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持续发力。从田间机械高效运转到港口仓储数字化升级,再到农业保险风险防控体系完善,多方协同筑牢夏粮收储防线,为全年粮食稳产增效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粮食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山东聚焦农机保障需求,通过技术优化和资源前置提升田间作业效率。以潍柴为例,其针对夏收区域精准调配200余台备用发动机及价值超2000万元的专用配件,并开通农忙期间绿色通道确保极速供应。依托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1万余名维修专家与100余名技术工程师形成快速响应体系——实现5分钟派工、10分钟响应、重大故障15分钟决策机制,保障农业机械高效运转。通过智能化管控系统对服务全流程的100%监控,进一步提升服务精准度,为夏收生产提供坚实装备支撑。
山东港口日照港以数字孪生技术重塑粮食仓储管理流程。该平台采用厘米级高精度三维建模与BIM技术,构建覆盖筒仓群、输送设备等全场景的“数字粮仓”。通过热力图实时监测粮堆温度场变化,并结合AI算法预测霉变风险,异常情况可自动触发预警。同时,VR透视功能帮助作业人员突破传统巡检盲区,实现仓储状态可视化管理。平台运行后,粮食储运效率提升10%,安全风险显著降低,标志着山东粮食物流向智能化、动态化管理迈出关键一步。
面对小麦病虫害多发态势,泰山保险创新“一喷三防”服务模式,通过资源整合与技术下乡助力农户减损增效。提前采购高效低毒农药及叶面肥,并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开展分区指导,有效防控条锈病、赤霉病等农作物病虫害。同时,整合无人机飞防技术与设备物资配套资源,形成“预防-监测-干预”全流程服务体系,为夏粮丰产提供风险兜底保障。
总结
山东以科技赋能生产链、智慧管理供应链、服务创新保障链的三重发力,构建起覆盖田间到仓储的粮食收储全链条体系。通过精准调配资源、数据驱动决策及多方协同联动,不仅提升了夏粮收储效率与安全系数,更彰显了农业大省在守护国家粮食安全中的责任担当。未来,随着技术迭代与模式创新持续深化,山东经验或为全国粮食稳产保供提供更多可复制的实践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