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总标题以"粮食"为核心,直接体现文章主题)
随着气温稳步回升,辽宁省春季农业生产进入关键冲刺阶段。当前全省大田春耕已接近尾声,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4891.3万亩,完成预计总量的91%。机械化作业成为生产主力,玉米、花生等主要农作物播种进度均超九成,水稻插秧和大豆播种正加速推进。科技赋能与精准管理为农业生产注入新动能,各地通过智慧监管系统和先进农机设备,有效提升了春耕效率与质量。
在铁岭县新台子镇高标准农田中,高速插秧机正以每小时15亩的速度作业,实现株距精准控制与秧苗成行排列。全省水稻栽插面积已达406.4万亩,机械化插秧率超过99%,玉米播种进度更突破98%。盘山县太平街道的智慧农田项目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田间环境,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昌图县推广的气吹式精量播种机与高速灭茬耙机配套使用,将秸秆还田、整地播种工序压缩至2小时内完成,显著提升作业效率。
从具体品类来看:
当前农业生产重点已转向水稻插秧和大豆播种收尾工作,其中大豆累计播126.6万亩(含118.5万亩春大豆),进度达63.8%,预计本月底将完成主要播种任务。辽东、辽东南晚熟稻区插秧作业则计划于六月上旬全面收官。
辽北玉米主产区的昌图县、铁岭县等地,通过卫星遥感和无人机巡田发现:多数地块出苗率达90%以上且分布均匀,但存在约3%的硬盖地块因急雨导致地表板结。农业部门已组织150台套破茬设备开展应急作业。辽西花生主产区播种较早的地块已有幼苗破土,晚播区域正通过智能水肥系统调节土壤湿度,有效缓解"顶盖儿"问题。
根据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最新调度数据,全省剩余粮食播种任务集中在三大领域:水稻插秧尚有346万亩待完成;大豆种植需在月底前新增约50%面积;辽北地区将加强苗情管理,通过无人机叶面施肥提升弱苗长势。农业科技服务队已深入128个乡镇开展技术指导,重点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等新模式。
(总结段)
截至5月23日,辽宁省春耕生产取得阶段性成果,粮食播种进度与质量均高于近年同期水平。机械化率超九成的作业模式、覆盖全省的智慧监测网络以及针对不同区域的精准管理策略,共同构筑起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坚实基础。随着水稻插秧和大豆播种进入最后冲刺期,预计6月中旬全省将全面完成春季农业生产任务,为全年粮食稳产增效奠定关键基础。(结尾段落综合概括全文核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