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农业 资讯详情
全球变暖加剧下粮食安全面临双重气候威胁
 粮食 2025-05-21 15:27:22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期研究揭示极端高温与干旱叠加对主要玉米产区的影响

  气候变化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农业生产格局。一项最新研究显示,随着全球气温持续攀升,极端高温与干旱事件的同步发生频率将显著上升,这一趋势直接威胁到世界主要玉米种植区的粮食产量稳定性。研究人员通过气候模型分析发现,若全球升温突破关键阈值,多个地区可能同时遭遇双重气候打击,导致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粮食供应系统面临严峻挑战。

  一、气候变化推高极端天气同步发生的概率

  研究指出,在全球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上升1.5摄氏度时,玉米主产区遭遇极端高温与干旱叠加事件的风险已不容忽视。若升温幅度进一步扩大至2摄氏度,这种双重气候灾害的并发频率将出现质变:东亚地区的风险将增至原来的3倍,南亚地区则翻倍增长。中欧、北美中部等核心粮食产区也将面临更频繁的同步受灾局面。

  二、多区域同时受灾或引发系统性危机

  当全球升温达到2摄氏度时,每14年就可能出现至少4个主要玉米产区同时遭受极端高温与干旱的情况。这种跨区域气候灾害的叠加效应远超单次事件的影响范围——过去被视为"极不可能发生"的多重并发灾害将成为新常态。例如东亚和南亚作为全球人口密集且粮食需求庞大的地区,其农业系统稳定性将受到直接冲击。

  三、全球供应链或难抵连锁反应

  尽管国际贸易网络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局部地区的粮食短缺问题,但多个主产区同时受灾可能突破现有系统的缓冲能力。研究强调,当灾害在多个关键产区同步发生时,不仅会导致粮价剧烈波动,还可能引发资源争夺与社会经济不稳定。例如北美中部作为全球玉米出口的重要来源地,其减产将直接影响国际市场的供需平衡。

  四、控制升温幅度与提升适应力并行不悖

  研究团队建议采取双重策略:一方面需尽最大努力将全球升温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以降低气候灾害并发概率;另一方面应加快抗逆作物品种的研发步伐,并加强地方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培育耐高温且抗旱的玉米新品种,可帮助农民应对日益严酷的气候条件。

  总结:

  这项研究为全球粮食安全敲响了新的警钟。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的协同效应正在重塑农业生产风险图谱。若不能有效遏制升温幅度并提升农业系统的适应能力,未来每14年可能出现的多区域同步灾害将对人类社会构成系统性威胁。从政策制定到技术创新,国际社会亟需采取更积极的行动以保障粮食安全这一全球公共产品。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粮食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