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农业 资讯详情
筑牢粮食安全防线 答好抗旱保粮必答题
 粮食 2025-05-16 18:00:43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面对持续发展的春旱挑战,彬州市迅速响应,通过构建三级联动机制、科技精准施策、多元投入保障等多措并举,在抗旱保粮工作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当前,已完成1880亩灌溉任务,并同步推进23.4万亩小麦"一喷三防"作业,为全年粮食稳产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高位统筹构建三级联动机制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粮食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在粮食安全战略指引下,彬州市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成立抗旱保粮专项指挥部,召开专题部署会议,制定《农作物抗旱技术意见》等3份指导文件。通过建立市镇村三级协同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快速反应"的应急网络,确保抗旱措施精准落地。这种机制创新有效整合了行政资源与基层力量,为科学应对旱情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科技赋能实现精准抗旱

  针对不同区域农业特点实施差异化技术方案:灌溉区完成设施检修专项行动,新铺设微喷带16万米提升节水效率;旱塬区统筹调配运水车807台次,累计运输浇灌用水3435.2吨。同时组建7支专业农技服务队,包抓全市10个镇办,下派技术人员360名覆盖全部156个行政村。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培训模式开展技术指导100余场,发放资料1.46万余份,直接动员9650余名群众参与抗旱行动。

  三、多元投入确保资金直达田间

  统筹财政资金390万元建立专项保障池,其中165万元定向用于购置抗旱专用肥料药品、灌溉设备及无人机作业。创新搭建"资金使用云监管"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资金流向全程可追溯,确保每笔经费精准投向农田建设。这种"财政主导+科技支撑+群众参与"的投入模式,有效破解了抗旱资源分散难题。

  四、创新"以秋补夏"保障全年产能

  在传统抗旱措施基础上,探索建立长效增产机制:引导农户利用油菜、小麦收获后的土地空档期,种植豆类、玉米等短生育期作物。这种"时间差种植法"预计可覆盖23.4万亩耕地,通过延长复种指数实现全年粮食产能的系统性保障。目前该模式已在各镇办全面推广。

  此次抗旱保粮行动充分展现了系统的治理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在应对极端天气挑战中探索出"科技支撑、机制护航、多元投入"的有效路径。下一步,彬州市将持续巩固现有成果,强化技术服务体系,完善应急储备机制,为筑牢粮食安全防线提供可复制的县域经验。通过这些扎实举措,不仅守住了当前粮食生产的底线,更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了基层智慧。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粮食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