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5月27日,教育部正式发布《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提升年”专项行动的通知》,旨在系统性推进教育领域突出问题整治。本次行动聚焦课程教学、学生权益保障、校园安全等核心环节,在巩固前一年治理成效基础上,通过建立16项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强化学校办学行为监管,推动基础教育回归育人本质。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教育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指出,通知明确要求禁止任何反党反社会主义言论渗透校园。包括通过网络媒介、试卷试题等渠道散布历史虚无主义观点,或以讲座等形式丑化党和国家形象的行为将受到严肃处理。所有教学内容需严格遵循国家课程标准,确保意识形态阵地安全。
针对当前部分学校存在的课程开设不规范问题,禁止随意调整课时比例挤占德育、体育等基础课程。明确规定不得超标超前教学或增加额外学习负担,要求各地建立动态监测机制,确保国家课程方案落实到位。
为破解"题海战术"难题,通知严禁超量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并要求教育部门联合教研机构制定分层分类的作业设计指南。同步规范日常考试频次,禁止通过频繁测验加剧学业压力。
依据国家规定的学生睡眠标准,明确禁止学校擅自调整校历安排或压缩课间休息时间。特别指出要严格查处利用节假日组织集体补课等违规行为,切实保障学生每日必要休整。
严禁任何形式的"掐尖"选拔和证书招生,要求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必须执行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同时禁止通过竞赛成绩作为升学依据,斩断与社会培训机构的利益链条。
建立科学的学校发展评估机制,严格禁止以考试排名考核学校或教师。强调要健全多元评价指标,重点考察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升情况。
明确将体罚侮辱、性别歧视等行为列入师德红线,要求畅通举报渠道建立快速处置机制。同步强化反欺凌工作体系,学校需落实"一案双查"制度,对失职人员严肃问责。
针对近期频发的安全隐患问题,通知要求开展常态化食品安全检查,严禁采购不合格食材或违规操作导致中毒事件。同时建立重大事故责任倒查机制,确保应急处置措施有效执行。
在教材教辅选用方面,明确禁止强制购买指定版本和捆绑销售行为。校服选购需严格执行招标程序,严禁通过统一采购牟取商业利益。同步严查违规收费项目,确保资助资金精准发放到学生手中。
此次专项行动通过系统性制度设计,构建起覆盖办学全流程的监管网络。教育部将建立省级督查、第三方评估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对违反负面清单的行为实行"一案一通报"制度。随着各项措施落地实施,预计将有效遏制基础教育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更加规范有序的环境,推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截至2025年数据统计显示,16项重点整治内容已覆盖全国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