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投资 资讯详情
利率下行驱动下的理财市场扩容与策略转型
 理财 2025-05-21 08:40:21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贷款利率持续下调及存款收益吸引力减弱,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在2025年迎来显著增长。截至5月20日,理财总规模已突破31.3万亿元,较年初增加约1.6万亿元,并延续了自4月以来的快速攀升趋势。市场数据显示,短期限产品成为规模扩张的核心动力,“存款替代”效应凸显,同时“固收+”策略的兴起及权益资产配置的探索,进一步推动理财市场结构优化。在降息预期下,机构普遍看好下半年债市与股市表现,理财规模或继续稳步增长。

  一、利率环境宽松驱动理财规模突破31万亿元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十五五理财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预测报告》指出,2025年开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规模持续扩张。截至5月20日,总规模达到约31.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6万亿元,较2024年12月末的29.68万亿元显著提升。这一增长与存款利率下调密切相关:自5月中旬起,多家国有银行同步降低活期及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其中活期利率降至0.05%,各期限定存利率普遍下调0.15~0.25个百分点。在此背景下,理财产品的“存款替代”效应显著增强,尤其在4月后资金面宽松叠加贸易避险需求增加,推动理财市场获得增量资金流入。数据显示,仅前四个月中,3月因季末波动规模短暂下降1.11万亿元,但4月单月便大增2.2万亿元。

  二、短期限产品主导扩张,“固收+”策略悄然升温

  从产品结构看,短期限理财产品成为规模增长主力。截至5月中旬,每日开放型产品规模达11.3万亿元,占比超三分之一;而1个月(含)以下期限的产品规模较年初上升逾8000亿元至5.9万亿元,显示出投资者对高流动性、低风险产品的偏好。这一趋势与公募货币基金形成竞争:当前理财现金管理类产品收益率普遍高出货币基金约30~50个基点,成为吸引存款资金的核心优势。

  与此同时,“固收+”策略的热度逐步上升。尽管权益资产在理财产品中的占比仍控制在5%以内,但部分机构开始探索通过港股等权益配置增厚收益。例如,一季度恒生指数涨幅超15%,推动部分布局港股ETF的“固收+”产品净值增长率突破4%,显著高于纯债类产品表现。民生理财、青银理财等机构近期更推出混合类公募产品,将不超过40%资产投向A股及港股市场,兼顾风险与收益目标。

  三、降息周期延续下市场预期乐观,权益策略或成新增长点

  当前市场普遍预计下半年仍有一次10~20BP的政策性降息,这将进一步压低债券收益率曲线。机构分析显示,3个月以内短端利率可能震荡下行,而长债收益率波动区间将收窄至1.5%~1.8%,为固收类理财提供稳定基础收益。

  对于权益资产配置,尽管当前规模占比有限,但港股策略的探索已初见成效。例如,部分“固收+”产品通过参与人形机器人、科技股行情,在一季度实现3%以上的年化收益率。随着中美贸易关系缓和及逆周期政策发力,机构认为权益类资产或为理财市场提供新的增长空间。

  总结

  2025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在利率下行与存款分流的双重推动下突破历史高点,短期限产品与“固收+”策略成为核心驱动力。尽管权益配置仍以稳健为主,但其潜在收益优势已引发机构布局兴趣。未来,在降息周期延续及股债市场双牛格局支撑下,理财规模有望继续稳步扩张,而如何平衡流动性、收益性与风险控制,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课题。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理财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