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期多家金融机构密集调整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引发市场关注。统计显示,兴银理财、民生理财等头部机构下调幅度显著,短债类理财产品受政策影响或迎来配置窗口期。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十五五理财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预测报告》指出,5月上旬以来,商业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密集对旗下产品进行业绩比较基准调整。以兴业银行为例,其"天天万利宝稳利1号B款"将年化收益率区间从2.10%4.05%大幅压缩至1.50%2.50%,上限下调达155个基点;民生理财旗下"贵竹固收增强一年定开3号"业绩基准也由3.1%4.0%调整为2.6%3.1%,下限降幅超预期。杭银理财、唐山银行等区域性机构同样跟进调降,市场对理财产品收益中枢下移形成共识。
业内人士指出,此轮调整是市场利率下行周期的必然结果。央行5月推出的货币政策组合拳中,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释放万亿流动性,同时政策利率调降10个基点,带动LPR同步走低。数据显示,当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跌破2.4%,银行间市场资金成本持续下行压力传导至理财端,机构需通过调整基准强化风险收益匹配。
在宽松货币政策周期下,短债资产成为机构重点关注方向。数据显示,6个月期AAA级同业存单收益率较年内高点回落近30个基点,信用利差处于历史低位。市场观点认为,当前13年期中高等级信用债具备票息优势,叠加利率曲线陡峭化交易机会,短债类理财产品在控制回撤的同时有望获得相对稳定收益。
尽管政策利好短期限资产,但理财公司普遍提示市场波动风险。统计显示,近一个月理财子公司新发产品中,封闭式产品平均期限缩短至180天以内,开放式产品申赎效率进一步提升。分析指出,投资者应根据资金规划选择适配产品,在利率下行周期把握短债配置机遇的同时,需警惕久期错配带来的再投资风险。
此轮理财产品业绩基准调整既反映了市场环境变化的客观要求,也为投资者优化资产组合提供了新方向。随着货币政策持续发力,短债类理财凭借流动性与收益性的平衡优势,或将在震荡市中展现更强抗风险能力,成为稳健型资金的重要配置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