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4年报揭示业绩分水岭:规模增长与利润分化并存
在存款降息叠加债市牛市行情下,银行理财市场迎来新一轮洗牌。截至2024年财报披露期,20家理财公司中18家实现净利润增长,其中浦银理财以158.57%的增速领跑行业,净利润达11.61亿元;农银理财、中邮理财等机构增速超20%,但招银理财、民生理财等头部公司却面临规模收缩与利润下滑压力。数据显示,招银理财管理产品规模微降至2.47万亿元,同比减少3.14%;民生理财净利润同比下降11.46%至10.2亿元。这一分化背后,既反映固收类产品的核心地位持续巩固(占全市场超七成规模),也凸显了产品结构调整与客群争夺的激烈竞争。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十五五理财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预测报告》指出,降费调基成常态:客户需求驱动策略调整
面对利率下行带来的收益压力,理财公司通过“降费率+调基准”组合拳吸引投资者。2025年以来,中银理财、招银理财等多家机构将固定管理费从0.15%降至0.05%,甚至阶段性取消销售服务费。与此同时,农银理财、兴银理财等同步下调业绩比较基准,部分产品下限跌破2%。这一策略折射出市场逻辑的转变:在存款利率下行至历史低位时,理财产品需通过降低持有成本维持“性价比”,同时以更贴近实际收益的预期基准避免客户流失。
固收为基,权益破局:低利率下的多元配置路径
当前银行理财存续规模已突破30万亿元,其中22.55万亿元仍由固收类产品支撑(占比74%)。然而,在政策引导与客户需求升级驱动下,理财公司正探索多元化资产布局。交银理财、平安理财等机构通过增持ETF、高股息资产等方式加码权益市场;兴银理财则强调分散持股、严控回撤的稳健策略。分析人士指出,未来产品端将呈现“固收压舱+多资产增厚”的双轨模式:一方面强化信用债与非标资产配置,另一方面通过REITs、转债等创新工具拓宽收益来源,同时拉长产品期限以平滑市场波动影响。
总结:低利率倒逼转型,差异化竞争启新篇
在30万亿元规模的存量博弈中,理财公司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结构优化”的关键转折。固收类产品仍为战略基石,但需通过费率改革、产品创新提升竞争力;权益市场布局则需平衡风险与收益,在震荡环境中构建差异化优势。未来竞争将聚焦于资产配置能力的精细化、销售渠道的多元化以及客户需求响应的速度——谁能率先突破同质化困局,谁就能在低利率长跑中赢得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