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为响应"双碳"战略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与能源局联合发布《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标志着我国火电行业正式进入系统性升级阶段。通过清洁降碳、安全可靠、高效调节和智能运行四大核心指标体系的构建,将推动现役机组改造与新建机组高标准建设协同发展,加速新型电力系统的形成。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火电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指出,根据最新实施方案要求,我国将建立涵盖清洁降碳、安全可靠性、高效调节能力及智能化水平的技术指标体系。这一框架特别强调"三改联动"经验的深化应用,计划在20252027年间推进现役机组升级改造工程,并通过试点示范项目探索新建机组技术标准。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煤电装机虽仅占总发电量的40%,却支撑着60%的电力供应、70%的顶峰能力和80%的系统调节能力,凸显其作为能源安全基石的重要地位。
实施方案明确将度电碳排放强度作为试点示范的量化考核指标,在不强制全面改造的前提下鼓励现役机组推进低碳技术应用,同时要求新建项目预留改造空间并支持同步实施低碳建设。这一策略既保障了能源供应稳定性,又为行业绿色转型留出弹性空间。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清洁煤电体系,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较十年前下降超90%,印证了技术升级的显著成效。
行业数据显示,全国现存火电相关企业达4058家,其中辽宁(1423家)、山东(1047家)和江苏(179家)占据区域分布前三甲。近五年成立的企业占比接近五成,但新设企业数量呈现明显收缩态势,反映出行业整合趋势的加强。当前火电灵活性改造市场需求旺盛,预计每年将释放超百亿元市场空间,尤其在智能控制系统、碳捕集技术等领域蕴含巨大发展潜力。
作为我国冬季采暖和工业用热的主要热源支撑,煤电在保障民生需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实施方案特别强调安全可靠性的提升要求,在推进清洁化转型的同时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行业风险数据显示,现存火电企业中存在司法案件的比例达14.16%,提示需加强合规管理以应对转型过程中的法律挑战。
总结来看,《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在能源革命关键领域迈出了实质步伐。通过技术指标体系重构、低碳化改造推进和产业链协同创新,煤电行业将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基础上实现绿色蜕变,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提供坚实支撑,同时培育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技术服务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