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传统销售旺季到来,2025年一季度中国房地产市场呈现显著分化态势。核心城市改善型需求支撑新房价格小幅回升,但二手房市场仍深陷下行周期,库存压力与区域差异成为当前行业主要矛盾。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房价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据监测数据显示,3月百城新建商品住宅均价16740元/平方米,环比微涨0.17%,同比上涨2.63%。其中40个城市实现环比增长,但另有50城房价继续下滑。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二手房市场持续低迷,百城二手住宅均价13988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59%,同比跌幅达7.29%,连续35个月保持下降趋势。
今年以来各地已出台超50项稳楼市措施,包括公积金优化和购房补贴等。深圳、南京等地通过信贷支持和限售松绑等组合拳取得初步成效,但政策对库存压力大的三四线城市提振作用有限。行业分析师指出,当前市场分化本质是供需关系的结构性失衡:核心城市改善型需求与优质楼盘供给形成良性互动,而部分区域仍面临去化周期超过20个月的严峻挑战。
随着政策红利加速释放和优质项目集中入市,一线及强二线城市有望延续修复行情。但分析人士提醒,当前市场呈现"结构偏强、总量偏弱"特征,区域分化将进一步加剧。核心城市中北京上海等热点板块热度或将持续,而库存压力较大的三四线城市短期内难言乐观。
总结来看,2025年房地产市场开局呈现出显著的冷热分层现象:政策刺激与改善需求支撑新房局部回暖,但二手房市场颓势未改,区域间分化成为新常态。在"房住不炒"基调下,未来市场修复进程将更多依赖人口流动、产业布局等长期因素驱动,短期内这种结构性差异仍将持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