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有核桃属植物8个种,其中作为广泛栽培的主要是普通核桃和铁核桃。普通核桃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据《中国果树志?核桃卷》记载的无性系品种及优良品系179个、实生农家品种514个、优良单株124个。铁核桃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区。
我国核桃生产中使用的品种主要来自国内选育的核桃良种,分为早实和晚实两个类型。目前的品种结构特点:(1)核桃良种普及率低,实生核桃占有相当多的生产比重;(2)核桃生产品种多而缺乏专用品种和高档主导品种,难以形成主导国际市场的核桃品牌产品;(3)缺乏具有多抗性的品种,如母本来源于新疆核桃的某些早实品种,在高温多湿气候条件下表现出抗病上的缺陷;(4)核桃品种结构的不良搭配,包括授粉品种的配置。
在经济不发达的适种山区,只要选择适宜当地发展的核桃品种,亩均收入都会达到3000元以上,这在不富裕的地区算得上有“钱”景的产业。而在产业发展优势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云南省,核桃的亩均收入可高达上万元,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即使在北京,核桃栽培的北界,通过品种化建园、集约化管理,产生的效益也同样可观。在研究所与地方联建的房山区长沟基地,7年生亩产可达150斤,由于北京市场价高,亩均收入高达9000元。
核桃的这些产业特性和栽培广适性的特点,受到了一些地方政府特别是主产区政府的高度重视,纷纷制定核桃产业发展目标,给予政策资金的大力支持。云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加快核桃产业发展意见》,仅2008年-2009年财政就投入2.7亿元,并明确今后每年省财政投入核桃产业1.3亿元专项资金;2009年-2012年省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工作经费,用于开展技术指导、检查验收等工作。陕西省政府发布了《加快推进核桃等干杂果经济林产业发展的意见》,把核桃作为五大干果之首重点扶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先后两次出台《加快林果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区财政每年安排投资5000万元发展包括核桃在内的林果业,加上地(州)、县投入,全区每年用于发展核桃等为主的林果业超亿元。地市区更是热情不减,不断拓宽核桃发展疆域,区划建设工程、打造产业精品、开展示范建设,实施品牌战略等,纵深推进核桃产业的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在地方政府的推力下,目前全国种植面积1万亩以上的重点县有300多个,其中面积10万亩的有131个县。事实上,政府重视核桃还基于其另一重要特性,它不仅是好的经济作物,还是优良的生态先锋树种和用材树种,即使在石缝中,只要有少量土壤,它就会生根、发芽、果实累累,成为治理生态、实现农民增收“双赢”的“革命性”树种。退耕还林工程为此将其列为补助范围,这也助推了核桃产业发展呈现燎原之势。
核桃还是木本油料战略性树种,种仁的含油率高达60-80%,是大豆的3-4倍,花生的1.5倍。核桃油脂品质优良,不饱和脂肪酸呈多链,ω-3脂肪酸含量高出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多种高档油品,属高档食用保健油料,对高血压、心血管等疾病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