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近日宣布,通过系统性推进"北京家政"技能品牌建设,截至2023年底已培育持证从业人员超1万人次。随着2025年专项规划的实施,预计未来三年将新增重点扶持企业15家以上,并实现全市家政服务人员规范化培训覆盖率突破80%。这场以职业化、专业化为核心的行业变革,正在重塑首都家庭服务市场的格局。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家政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指出,北京市人社局通过"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的项目化培训模式,构建了覆盖母婴照护、老年人护理等七大核心领域的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标准。2023年首批试点中,345名从业者参与考核,最终219人取得由北京市职业技能鉴定管理中心核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标志着家政服务正式迈入持证上岗时代。
目前已有47家家政服务机构和评价机构纳入官方合作体系,形成覆盖全市的服务网络。这些重点企业通过标准化课程开发、智能管理系统应用等创新实践,推动行业向"规范化+数字化"转型。数据显示,2023年北京地区家政服务需求同比增长18%,其中高端家庭管家、健康护理等细分领域岗位缺口达5.6万个。
配套开发的《北京家政专项职业能力培训系列教材》包含7大核心模块及通用能力指南,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考评标准创新引入情景模拟、实操评估等多元评价方式,例如家庭餐制作需完成12种营养配餐方案设计,家电清洗考核涵盖5类常见电器操作规范。
通过证书联网查询系统实现"扫码验真",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与服务轨迹形成数字化档案。政策配套措施包括建立星级评定制度、提供职业晋升通道等,预计到2025年将培育高级家政管理师300名,带动行业平均薪资提升25%。
随着北京家政职业技能认证体系的完善和重点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显现,全市家政服务市场正经历从传统劳务输出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关键阶段。通过标准化建设、数字化赋能和人才培育三管齐下,预计到2025年将实现行业持证上岗率90%以上的目标,为超千万家庭提供更专业、更可靠的品质服务,同时推动形成具有首都特色的家政产业生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