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据最新统计,截至2025年上半年,新疆已建成"石榴花·巾帼家政"社区(村)服务点48个,覆盖全疆73%的县市区。数据显示,家政行业年服务人次突破12万,其中助老、母婴护理等细分领域需求增长显著。随着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新疆正通过标准化建设推动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家政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指出,近年来,新疆以"社区+品牌化"模式为核心,逐步构建起多层次的现代家政服务体系。在政府与妇联组织协同推进下,2024年投入使用的50个基层服务点已形成示范效应,为独居老人、特殊家庭等提供超3万小时免费志愿服务,同时带动当地妇女就业增收。
新疆通过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参与,累计投入250万元彩票公益金建设社区服务点。截至今年6月,全疆已建成的48个基层站点中,35%设在偏远农牧区,有效填补了传统家政服务覆盖盲区。数据显示,这些站点年均开展技能培训1.5万人次,推动持证上岗率提升至72%,较三年前增长近40个百分点。
新疆妇联联合多部门构建的"培训-考核-就业"全链条机制成效显著。近三年累计举办家政类培训班超400期,培育出3家国家级、2家自治区级家政服务标准化试点企业。通过连续7届职业技能大赛培养的专业人才中,6名选手在2025年全国性赛事中斩获奖项,印证了新疆在家政领域的人才储备实力。
针对老龄化社会趋势,新疆开发出"时间银行""邻里互助圈"等特色项目。数据显示,社区站点已为90岁以上高龄老人建立专属服务档案2100余份,通过定期上门保洁、陪护和应急响应,有效缓解了独居老人的生活困境。部分试点地区还引入智能设备监测系统,将家政服务与智慧养老深度融合。
在政策引导下,新疆农村妇女参与家政培训比例达68%,带动人均年增收超2万元。通过"巾帼家政市集""技能培训大篷车"等创新形式,2024年帮助3.2万名留守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数据显示,县域家政企业的服务辐射半径扩大至周边5个行政村,形成城乡联动的产业生态。
总结来看,新疆以社区为支点、标准化为抓手的家政发展路径已初见成效。随着50个基层站点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营,预计到2026年将实现全疆县市区全覆盖,服务人口突破200万。未来工作重点将继续聚焦数字化转型和专业人才培育,推动家政服务业成为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数据截至202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