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在国家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强弱项的战略部署下,青海省家政服务行业持续提质扩面。据最新数据显示,全省家政从业人员规模突破12万人,持证上岗率达68%,服务覆盖城乡家庭超70万户。为加速行业标准化建设与品牌化发展进程,由省总工会联合人社部门举办的“青海省第四届家政服务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于今日在大通县正式开幕,成为观察青海家政行业发展新态势的重要窗口。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家政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指出,本次赛事以“医疗护理员、家务服务员、养老护理员、育婴员”四大核心岗位为竞赛方向,吸引了来自全省33支团队共121名家政从业者参与。参赛规模较去年增长24%,反映出行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数据显示,2025年青海省家政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达8.6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技能培训类投入占比提升至37%。竞赛通过“理论考试+实操考核”模式筛选专业人才,最终将评选出个人奖项及团队奖项共9名优胜者,为行业储备技术骨干力量。
赛事首次采用“技能竞赛+成果展示+文化展演”的立体化呈现方式,集中展现青海特色劳务品牌建设成果。“大通护工”“互助家政”等区域品牌通过现场服务场景模拟、职业风采视频展播等形式,向公众传递专业化形象。据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青海省家政服务业年产值预计突破48亿元,其中规范化服务占比提升至62%。此次竞赛还创新设置劳务输出对接会,推动省内外企业达成合作意向超百项,为从业者拓宽就业渠道提供直接支持。
赛事期间发布的《青海省家政服务业年度报告》显示,当前行业呈现“年轻化、专业化”特征:35岁以下从业者占比达48%,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同比增长12%。通过竞赛平台,省内企业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家政服务机构达成合作备忘录,初步形成“培训—就业—服务”一体化协作网络。未来三年,青海省计划投入专项基金2.3亿元,重点支持家政企业数字化转型和高端人才孵化基地建设。
总结: 本次职业技能竞赛不仅是青海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成果展示,更揭示了行业未来的战略方向——通过强化技能认证、扩大品牌影响力、深化区域协同,加速实现从“劳务输出”到“品牌运营”的转型升级。2025年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青海正以标准化建设为支点,撬动家政服务业在就业促进、民生保障中的更大作用,预计到2026年底将培育省级示范性家政企业30家以上,带动相关领域投资规模突破18亿元。此次竞赛的举办,标志着青海省在家政服务专业化、规范化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