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家政服务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生活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家政服务业在满足养老、托幼等刚性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23年全国家政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1.16万亿元,2024年进一步增长至1.23万亿元。然而,家政服务行业在数量和质量上仍存在瓶颈,需要通过优化供给、产教融合等措施来提升服务质量,满足居民消费升级的需求。
家政服务已成为许多家庭的刚性需求,涵盖母婴护理、养老照护、收纳、保洁等多个领域。《2025-2030年中国家政行业市场供需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研究分析报告》2023年和2024年,全国家政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16万亿元和1.23万亿元,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然而,尽管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已超3000万人,但有效供给仍显不足。行业存在发展不规范、无序竞争、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难以满足居民对高品质服务的需求。
家政市场分析提到高素质的家政员队伍是推动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为解决家政服务行业面临的“量”与“质”的问题,需要从扩大增量、优化存量和提升质量三个方面入手。
(一)家政人才培养的增量策略
通过职业院校和龙头企业等机构,支持家政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以需求为导向强化人才培养,扩大高素质、专业化家政人才的供给。例如,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家政”技能品牌建设工作方案》提出,结合市场需求,与家政龙头企业和技工院校合作,开发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标准,配套高质量培训教材,为家政服务人员提供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的技能操作规范。
(二)家政人才培养的存量优化
建立健全全链条全员培训体系,落实家政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和“回炉”培训等要求,让有意愿从事家政服务的人员及时得到高质量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涵养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家政服务质量的提升
强化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的培养。家政服务机构应持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服务过程管理,提高“月嫂”和“育儿嫂”的服务技能与素质,提升消费者满意度,促进家政服务业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
近年来,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为家政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支持扩大优质家政服务供给,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将迈入“快车道”,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服务需求。
总结
2025年,家政服务市场在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服务需求方面具有巨大潜力。通过优化供给、产教融合等措施,培养高素质的家政员队伍,提升服务质量,家政服务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政策支持和人才培养是推动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这将有助于解决行业面临的“量”与“质”的问题,促进家政服务业的规范化、专业化和品牌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