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基于行业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Q1,南京商品住宅库存去化周期约8个月,改善型购房占比提升至37%,政策调整将加速供需匹配)
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南京市于3月31日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商品房市场环境的七项措施》,以"房票自由流通+多维金融支持+精准需求激活"为核心策略,针对当前市场痛点推出系统性解决方案。新政通过取消限售、扩大公积金使用范围等手段,预计年内可释放超50亿元购房消费潜力,为商品房行业注入新动能。
自3月31日起,南京市全域解除商品住房转让年限限制,居民持有房产取得不动产权证书即可上市交易。这一政策直接打破过去"2年内限售"的行政约束,使购房者可根据自身需求灵活调整资产配置。据测算,新政实施后二手房源供应量预计增加15%,将有效缩短改善型购房者"卖旧买新"的时间成本。
在金融配套方面,南京将住房公积金支付购房款政策覆盖至购房人父母及子女。该政策实施周期延长至2026年底,并同步扩大租房按月提取业务覆盖面。数据显示,新政可使符合条件的家庭最高增加约15万元的购房资金支持,同时新市民群体年均可多获得34千元租金补助,显著降低商品房购买门槛。
针对置换群体,南京市财政设立首期1亿元专项资金,对通过官方名录库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购房者实施购房补贴。具体标准按合同金额1%发放,叠加房企促销优惠与金融机构利率支持,预计可为单个家庭节省812万元置业成本。该模式通过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三方联动,形成商品房市场"以新促旧"的良性循环机制。
除核心措施外,新政还包含城市居住环境品质提升计划,要求新建商品房项目同步规划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通过强化配套建设倒逼房企优化产品结构,引导市场向高品质住宅转型。据行业分析,此类举措将推动南京高端改善型商品房占比从当前的18%提升至25%,加速房地产发展模式迭代。
此次南京"房七条"以政策组合拳形式突破传统调控框架,在保障购房者权益的同时激活商品房全链条流通。通过拆除交易壁垒、强化金融支撑、创新置换模式等多维度发力,不仅有望在短期内提振市场信心,更将推动行业向供需平衡的健康生态演进。随着新政效应持续释放,预计2025年南京商品住宅成交规模可恢复至2019年水平的85%,为全国商品房市场调控提供创新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