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汽车市场加速电动化的背景下,MG品牌3月零售突破1万辆,同比增长显著,然而新能源车型占比仅10%。这一数据揭示了其面临的关键挑战——新能源转型步伐滞后于行业趋势。面对全球市场竞争加剧与国内消费需求升级,MG正通过产品矩阵革新、组织架构调整及国际合作深化,全力推进品牌重塑与销量增长。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新能源市场专题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2024年3月,MG品牌单月零售量突破1万辆,同比增幅达82%,但新能源车型贡献率不足十分之一。当前在售的10款车型中仅3款为新能源产品,包括电动敞篷跑车Cyberster、纯电SUV MG ES5和紧凑型轿车MG4 EV。尽管海外出口表现亮眼——全球交付超70万辆,欧洲市场占比近三分之一(24万辆),但国内市场仍面临传统燃油车型依赖度高、新能源渗透率低的结构性矛盾。
为突破增长瓶颈,MG计划在20252026年推出8款全新车型,其中Cyber X作为标志性作品将于明年上海车展全球首发。这款融合硬派越野基因与电动科技的新品,标志着品牌从运动轿车向多元场景拓展的战略转向。通过强化新能源产品布局,MG试图改变"燃油车主导"的固有认知,并借助与OPPO合作开发的智能生态技术,打造车机互联新体验。
海外市场成为MG的重要支撑点。2023年欧洲市场交付超24万辆的成绩单显示其出口竞争力,但品牌明确表示不会放弃燃油车型——不同于国内加速电动化的节奏,在海外仍坚持"油电并行"路线。这种区域化策略既维持了传统优势,也为新能源转型争取缓冲空间。
为强化品牌建设薄弱环节,MG在2025年初完成架构重组,新增专门负责品牌管理的部门,并将原有三大板块细化为六大职能中心。通过上海车展打造"年轻、风尚、智趣"的品牌形象展示矩阵,配合渠道服务优化,试图扭转消费者对其缺乏品牌活动的认知偏差。
在营销成本高企的当下,MG选择回归产品本质作为破局关键。尽管新车型需等到明年上市,但内部对产品竞争力充满信心。通过整合智能生态合作资源与全球市场经验,MG试图以"技术+场景"组合拳,在新能源赛道实现后来者居上。
总结:面对国内外市场的双重挑战与机遇,MG正通过加速新能源转型、强化品牌建设及优化产品矩阵,试图重塑品牌形象并抢占市场份额。然而,从战略规划到落地执行仍需时间验证,其能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突围,还需持续关注后续产品表现与用户反馈。
4月15日晚间消息,在今日的极氪品牌四周年暨极氪007GT上市发布会上,极氪科技集团CEO安聪慧等多位极氪高管与媒体对话。他表示,转型阶段往往会诞生世界级的汽车品牌。比如汽车发明阶段,德国的奔驰、保时捷等企业,美国的福特等;能源危机时代,日韩企业通过油耗更低、价格更低诞生了一批世界级的车企;现在新能源时代,一定会诞生出世界级的汽车品牌,极氪具备这个条件和基础,要抓住这个机会。(新浪科技)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