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车辆 资讯详情
纯电车型能效分级发布:自主品牌表现亮眼合资品牌需提升
 电动汽车 2025-04-10 14:27:09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期国内权威机构联合发布的电动汽车能效测评结果显示,在12款热门纯电动乘用车中,8款自主品牌的综合能效达到最高一级标准,而合资品牌仅3款车型达标。该评测聚焦车辆全场景的能耗表现,为消费者选购和行业技术升级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一、能效分级体系首次落地,自主品牌占据先发优势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此次测评覆盖了当前市场上销量领先的12款纯电动车型,通过行车电耗、驱动效率、空调效能及补能效率四大维度进行综合评估。其中8款自主品牌凭借系统优化能力获得"一级能效认证",而合资品牌仅3款车型达标,一汽丰田bZ3则位列二级。这一结果凸显了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积累优势。

  二、高速场景仍是能耗痛点,空调效能需长期攻坚

  测试数据显示,在代表日常高频使用的行车能效方面,所有车型均达到最高等级标准,但高速场景下百公里电耗平均值达20.7kWh/100km。专家指出,随着用户对长续航需求提升,高速工况的能耗控制将成为未来技术突破重点。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空调系统平均功率较行业设定的2030年目标(800瓦)仍有较大差距,这对热管理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驱动效率整体达标 中小负载区间的优化空间显著

  动力系统的平均工作效率处于79%88%区间,全样本均值达到85%,显示出行业在核心部件能效上的普遍进步。不过实测发现,在日常驾驶中常见的中小踏板开度工况下,部分车型的电机控制器效率存在明显波动。这提示企业需加强多场景下的精细化调校。

  四、补能环节表现稳健 充电效率差异凸显技术路线选择

  电池能量利用率达88%96%,交流充电效率保持在91%98%区间,整体数据较为集中。但部分车型在不同充电模式间的效能波动较大,反映出企业在快充兼容性及电池管理策略上的差异化发展路径。

  本次测评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直观的选车指南,更揭示了行业技术发展的关键方向:未来五年内,高速工况优化、热管理系统升级以及驱动系统全场景效率提升将成为核心攻关领域。随着2030年能效目标逐步临近,车企需在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间找到平衡点,推动电动汽车真正实现"高效出行"的愿景。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电动汽车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