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日本全国食品价格持续走高,民生压力加剧背景下,大阪府第四轮"大米券"发放计划于4月9日正式实施。这项始于去年的民生支持政策,已成为地方政府应对通胀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大米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日本预计将有4170种食品及饮料产品调高售价,较3月数量翻倍增长。从加工食品到食用油,从乳制品到调味料,几乎覆盖所有日常消费品类。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主食的大米价格出现断崖式上涨,5公斤包装大米零售价已突破4000日元大关,是去年同期的两倍有余。这种结构性涨价不仅推高了普通家庭的食品开支,更对育儿群体等弱势群体形成显著冲击。
除了价格翻番带来的购买力考验,日本国内大米供应链也面临严峻挑战。批发市场的交易数据显示,主要产地出货量同比减少15%,零售终端缺货现象频发。这种供应紧张与需求刚性之间的矛盾,在传统主食消费结构中表现尤为突出。大阪府农业部门指出,进口米替代率不足30%的现状,使得本地市场对国产大米依赖度持续高位运行。
为缓解育儿家庭食品开支压力,大阪府自去年起已连续实施三次"大米券"发放计划。此次第四轮措施继续扩大覆盖范围,将居住在该地区的青少年和育儿家庭纳入受益群体。每位符合条件者可获得7000日元额度的购物凭证,既可用于购买保民生需求的大米,也可灵活选购杂货等生活必需品。这种政策设计兼顾了价格补贴与消费自主权,在保障基本生存需求的同时给予民众选择空间。
从大阪府的应对实践可以看出,在食品通胀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地方政府通过精准施策有效缓解特定群体的生活成本压力。然而面对供应链端口的根本性挑战,如何平衡主粮自给率与进口替代、建立长期稳定的保供机制,仍是日本社会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未来随着通胀传导效应向更多领域扩散,民生保障政策的创新性和可持续性将面临更严峻考验。
发言人Wittayakorn Maneenetr表示在泰铢波动的背景下泰国商务部将今年大米出口目标维持在820万吨。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