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春节假期对大豆行业的生产活动产生了显著影响,导致油厂大豆压榨量大幅下降。本文将分析春节期间大豆压榨量的变化情况及其对市场的影响。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大豆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1月31日当周,主要油厂大豆压榨量仅为15万吨,整个1月份累计压榨量为732万吨,较上月下降99万吨。2月7日当周,大豆压榨量回升至47万吨,但周环比、月环比、同比分别下降32万吨、147万吨和144万吨。预计本周油厂开机率将大幅提升,大豆周度压榨量在195万吨左右。关注本周油厂复工复产情况。
上周国内豆粕期价、基差均大幅上涨。2月7日,大商所豆粕2503合约、2505合约收盘报价分别为3405元/吨、2909元/吨,近3日分别累计上涨7.3%和3.1%。上周末国内豆粕基差报价持续上调,2月9日,沿海地区普通豆粕基差报价M2505+650~850元/吨,东北、华北地区豆粕价格涨幅最大,辽宁部分地区豆粕现货价格涨至3700元/吨以上。
一是阿根廷及巴西南部降雨偏少,南美大豆增产幅度可能不及预期,加上巴西大豆收获进度偏慢、上市压力后移,南美大豆CNF升贴水持续上涨,不断抬高我国大豆进口成本。
二是国内豆粕库存已连续4个月下降,叠加春节期间油厂停机减产,目前豆粕库存已不足去年同期的一半,豆粕供给明显趋紧。大豆市场分析指出,,2-3月进口大豆到港减少,3月下旬部分油厂可能缺豆停机,届时豆粕供给可能进一步趋紧。
三是市场普遍看涨近月豆粕价格,基金在豆粕期市的净多单处于高位。2月7日,大商所豆粕2505合约前20席多头持仓64.1万手,其中最大多单公司净多单12.6万手。
春节期间大豆压榨量的大幅下降对市场产生了显著影响,导致豆粕期价和基差大幅上涨。南美大豆增产不及预期、国内豆粕库存下降以及市场看涨情绪高涨是导致大豆供给趋紧的主要原因。未来,随着油厂复工复产,大豆压榨量有望逐步回升,但供给紧张的局面仍需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