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期,大连市多家餐饮行业组织联合发布倡议书,呼吁外卖平台降低服务费率以缓解餐饮商户的经营压力。该倡议虽迅速撤回,却引发社会对餐饮业与外卖平台利益分配失衡问题的关注。数据显示,当前主流平台综合费率接近20%,导致超七成餐饮商户及九成社区小微餐馆面临严峻成本挑战。这一事件折射出中小商家在流量垄断下的生存困境,也凸显了行业生态亟待优化的深层矛盾。
从大连餐饮协会的短暂发声到全国餐饮业面临的共性难题,外卖佣金问题已成为关乎行业存续与消费者权益的关键议题。唯有通过透明化费率、合理分配利益、强化责任监督等系统性改革,才能实现平台生态健康发展,让中小商户摆脱“用利润换流量”的生存窘境。这一过程不仅需要市场主体的主动调整,更呼唤政策引导和多方协作,最终构建起公平、可持续的餐饮外卖行业新秩序。
大连市美食文化协会等四家行业协会联合发布的倡议书指出,当前主流外卖平台综合服务费率(含佣金)已接近20%,而这一成本正成为餐饮业发展的沉重负担。调查显示,约70%的餐饮商户和近90%的社区小微餐馆因高额抽成陷入经营困境。商家不仅要承担基础佣金,还需额外支付推广费以获取流量曝光,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
外卖平台通过掌控流量入口,形成了“黑箱”式的资源分配机制——从订单分发到搜索排名均由平台单方面决定,而商家议价权几乎为零。这种不平等的博弈关系使得小微商户在平台主导的生态中难以摆脱对流量的依赖,陷入“用高佣金换生存”的恶性循环。
外卖平台凭借市场支配地位,在议价环节占据绝对优势。商家接入平台时需接受一对一谈判,抽成比例往往高达20%,且配送费另计。若想提升曝光度,还需额外支付推广费用,形成“佣金+流量购买”的双重成本压力。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权责失衡:平台收取高额服务费却未完全履行监管义务。尽管法律规定需审核商家资质、保障食品安全,但部分平台过度依赖政府部门和消费者反馈来发现问题,对入驻商户的实际经营状况缺乏主动核查。这种“重流量轻责任”的运营模式,可能间接导致食品安全隐患增加。
此次大连餐饮协会的倡议虽因撤回引发关注,但其核心诉求——推动平台降低费率、优化阶梯式减免政策——反映了行业普遍期待。值得注意的是,该协会此前曾发布反食品浪费规范,并参与食品安全赛事组织,显示出其在行业标准制定上的积极作用。
然而,地方行业协会与外卖巨头的体量差距悬殊:注册资本仅3万元的社会团体,在面对千亿市值平台时难以形成有效制约。这种力量失衡也解释了为何倡议书发布后迅速撤回——商家个体更难通过孤立行动挑战平台规则。
要破解当前困局,核心在于建立平台、商户和消费者三方受益的可持续机制。首先,外卖平台应公开费率计算逻辑,减少“黑箱操作”,并通过阶梯式佣金减免等政策向小微商户倾斜;其次,行业协会需联合更多力量推动行业标准制定,强化对平台行为的社会监督;最后,监管部门应介入调查是否存在垄断定价行为,并督促平台承担起食品安全审核的主体责任。
总结
文章称,平台挑起消费者和商家两头,有责任把好准入关,理应完善商家的资质审核、风险管控、举报处理等机制,做到常规监管、实地复核和现场考察多措并举,鼓励外卖员同时也鼓励消费者到店“拍照核对”。市场监管部门用好对平台的“打分权”,激励平台调动专职食品安全监督员和旗下外卖骑手广泛参与明查暗访,给外卖商家打分扣分,给外卖骑手积分加分。来自平台的激励和正能量往往更为外卖骑手所看重。合作方变成审核方,送餐员变成监督员,对商家就会形成有力约束。
据新浪,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蔡崇信与美国投行摩根大通北亚区董事长兼大中华区投资银行业务副主席Kam Shing Kwang进行了对话。蔡崇信表示:“如果你看看今天的阿里巴巴,我们向员工传达的内部信息是,我们将专注于两大核心业务:电子商务和云计算。当然,我们还有许多支持这些核心业务、对公司具有战略意义的业务。”具体而言,阿里通过饿了么平台涉足外卖业务。外卖配送或许不是阿里的核心业务,但饿了么对阿里来说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因为它建立的即时配送基础设施不仅可以用于送餐,还能运送药品、鲜花、水果等新鲜易腐物品。“这种基础设施对我们来说是战略性的,因此它是我们业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已经明确了哪些是核心业务,哪些是战略性的支持业务,以及哪些是非核心业务或金融投资,我们将根据情况逐步调整和优化这些业务。”蔡崇信称。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