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7.6%,其中新能源领域成为增长核心引擎。截至2024年,中国光伏产能已占据海外市场20%份额,而到205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将达86%,这一趋势正推动中国企业加速海外新能源产业布局。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新能源市场专题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当前,中国企业的新能源领域对外投资呈现显著扩张态势。以欣旺达在泰国东部经济走廊建设10亿美元电动汽车电池工厂为例,该项目不仅包含制造环节,更延伸至研发和本地化生产体系,预计将创造1000个就业岗位。这一模式标志着中国企业正从单纯的“产品输出”转向深度的“产能合作”。2024年数据显示,中国主要光伏企业在海外已建及规划中的组件、电池、硅片产能规模持续扩大,技术优势与市场占有率同步提升。
依托共建“一带一路”的政策框架,中国通过完善国际合作机制有效推动了新能源项目的快速实施。2023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出口助力全球减碳约8.1亿吨,能源转型投资规模达6760亿美元,稳居全球最大能源投资国地位。这种合作模式在东南亚、欧洲等地尤为显著:多家光伏企业选择在越南、泰国建立生产基地以规避贸易壁垒;储能企业则通过欧洲设厂策略适应当地法规要求。
面对海外市场的复杂环境,中国新能源企业正通过全产业链布局强化抗风险能力。例如,部分风电企业在拉美地区同步推进风机制造与运维服务网络建设,既降低物流成本又增强本地适配性。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光伏海外产能规划已覆盖组件、电池片至硅片全环节,这种垂直整合策略使企业在全球价格波动中保持了更强的议价权。
总结来看,中国新能源产业正通过技术输出、资本投入和产业链协同,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占据关键地位。未来三年内,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电网升级与可再生能源规划落地,预计还将涌现更多百亿美元级投资案例。尽管单边贸易限制与融资环境变化带来挑战,但企业持续强化的本地化运营能力及技术迭代速度,将为中国新能源产业国际化提供坚实支撑。这一进程不仅重塑全球能源格局,更推动着人类社会向绿色低碳未来加速迈进。
4月15日晚间消息,在今日的极氪品牌四周年暨极氪007GT上市发布会上,极氪科技集团CEO安聪慧等多位极氪高管与媒体对话。他表示,转型阶段往往会诞生世界级的汽车品牌。比如汽车发明阶段,德国的奔驰、保时捷等企业,美国的福特等;能源危机时代,日韩企业通过油耗更低、价格更低诞生了一批世界级的车企;现在新能源时代,一定会诞生出世界级的汽车品牌,极氪具备这个条件和基础,要抓住这个机会。(新浪科技)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