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经历市场波动后,A股新能源板块展现出强劲反弹态势,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领涨。面对国际贸易政策变化带来的短期扰动,中国新能源行业凭借技术积累与全球化布局持续释放增长动能。2024年数据显示,"新三样"出口额已突破1.06万亿元,并呈现加速趋势。随着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增强及海外市场多元化推进,2025年中国新能源产业有望在技术创新、成本优势和全球市场渗透率方面实现新跨越。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新能源市场专题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以锂电池、光伏组件、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额达1.06万亿元,同比增长近三成;风电设备出口额86亿元,同比激增70%。A股市场中,新能源行业企业数量已达180家,总市值约3.7万亿元,其中宁德时代等9家超500亿市值的头部企业占据核心地位。
从经营数据看,2023年新能源上市公司营收达2.57万亿元、净利润1870亿元,分别实现3.56%和3.26%的增长。业内人士指出,国内产业链已形成"技术成本产能"三维竞争优势,在电池能量密度、光伏转换效率等关键指标上领先国际同行,生产端摆脱"卡脖子"制约。
尽管特朗普政府近期推出对等关税政策,但分析显示其实际影响有限。数据显示:
锂电池企业美国营收占比仅5%10%,光伏企业最高约17%(多数不足5%),风电企业几乎无美业务;
美国新能源车销量中中国产品份额低于10%,且材料环节多通过间接出口规避关税;
光伏领域可通过"非四国电池+本土组件"模式维持供应链弹性,储能需求刚性支撑市场空间。
头部企业已构建多元化布局:亿纬锂能加速海外产能建设,欣旺达在越南、匈牙利等地的生产基地形成区域互补,关键原材料国产化率超80%,有效对冲贸易壁垒风险。
面对外部环境变化,新能源企业正通过技术输出和本地化生产巩固全球竞争力。2024年宁德时代启动最高80亿元股份回购计划,彰显对公司长期价值的信心。
业内人士强调,中长期股价表现仍将由基本面主导。尽管美国政策频出,但行业凭借:
1. 技术迭代优势(如磷酸铁锂、TOPCon电池效率持续提升);
2. 成本控制能力(动力电池单位成本5年下降超40%);
3. 市场拓展动能(目标2025年"新三样"出口额突破1.8万亿元),
已形成难以替代的竞争壁垒。A股市场正逐步消化外部政策预期,回归由技术创新和产业趋势驱动的估值体系。
结语:自主可控与全球化并进的新能源未来
中国新能源行业在2025年将迈入"技术输出+产能协同"新阶段。面对地缘政治波动,产业链韧性、海外市场多元化布局及资本市场信心将成为核心支撑点。随着光伏平准化度电成本降至0.2元/千瓦时以下、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突破300Wh/kg等目标的实现,行业有望在全球能源转型中持续扩大领先优势,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
4月15日晚间消息,在今日的极氪品牌四周年暨极氪007GT上市发布会上,极氪科技集团CEO安聪慧等多位极氪高管与媒体对话。他表示,转型阶段往往会诞生世界级的汽车品牌。比如汽车发明阶段,德国的奔驰、保时捷等企业,美国的福特等;能源危机时代,日韩企业通过油耗更低、价格更低诞生了一批世界级的车企;现在新能源时代,一定会诞生出世界级的汽车品牌,极氪具备这个条件和基础,要抓住这个机会。(新浪科技)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