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制造业行业可行性研究是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制造业行业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用途
北京宇博智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可行性研究业务中心拥有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技术人才组成的专业化团队,和由政府领导、权威专家组成的顾问团队。截止目前,已经完成300多个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受到了客户的广泛赞誉。
经济学家丹妮尔·迪马蒂诺·布斯(Danielle DiMartino Booth)警告称,特朗普总统称关税旨在促使制造业回流美国,这项倡议需要漫长时间且依赖可预测的环境:“如果要激励美国企业从本国生产商采购,就必须理解企业需要确定性才能规划在美生产,并且需要给予他们数年时间建设厂房和配置设备。”
需求走强推动美国制造业以逾三年来最快速度扩张,这也加剧了持续的通胀压力。S&P Global发布的8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初值上升3.5点至53.3,为2022年5月以来最高。读数高于50表示扩张。制造业指标的回升也带动了涵盖服务业指标的综合PMI升至今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标普全球市场财智的首席商业经济学家Chris Williamson在声明中表示:“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公司都报告了更强劲的需求状况,但它们在满足销售增长方面仍面临挑战。”
周四公布的一项民间部门调查显示,8月日本制造业活动连续第二个月萎缩,因美国关税拖累海外需求。日本8月标普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从7月终值48.9上升至49.9,但仍连续两个月低于50.0的荣枯分水岭。标普全球市场财智经济副总监Annabel Fiddes表示:"制造业产出的复苏可能难以持续,除非我们看到销售情况在短期内出现改善。"制造业产出略有回升,产出指数从7月份的萎缩反弹为增长。然而,新订单继续下降,反映出国内外需求疲软。日本商品的海外订单以 17 个月来最快速度下降,凸显了依赖出口的制造业的脆弱性。8月服务业PMI初值从7月终值53.6降至52.7,意味着服务业活动继续扩张,但增速放缓。8月综合PMI产出指数从7月的51.6升至51.9,创下六个月来最快扩张速度。
中信建投研报认为,当前我国制造业整体存在结构性失衡,不同行业的分化比较显著。我们按照产能情况、企业盈利情况、价格水平三个维度对各个行业进行梳理,观察反内卷可能的重点领域,并对其中的煤炭、钢铁、光伏和汽车四个领域进行着重分析。展望未来,中国制造业将在遏制无序扩张、引导优质产能、优化资源配置中迈向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我们认为,从产能压缩转向品质跃升,建设以技术为基础、以制度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的优质供给体系,或是本次“反内卷”的重点。
美国《华尔街时报》网站8月6日刊文指出,美国关税政策等不确定性持续给美国的制造业带来压力,自特朗普今年上任以来,与制造业相关的经济活动几乎都在萎缩。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近日公布数据显示,美国7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48%,处于收缩区间。此外,美国劳工部近日发布数据显示,7月美国失业率环比上升,非农业部门新增就业岗位远低于市场预期,同时,5月和6月非农业部门新增就业岗位数量较此前公布数据大幅下调。(央视新闻)
由于关税导致进口原材料价格上涨,美国7月份制造业连续第五个月萎缩,工厂就业人数降至五年来的最低水平。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周五公布,其制造业PMI指数从6月份的49.0降至上月的48.0。PMI低于50表明制造业出现萎缩,制造业占美国经济的10.2%。新订单分项指数从6月份的46.4升至47.1,但仍连续第六个月萎缩。产出指数从上月的50.3升至51.4,但尽管产出上升,但工厂仍在继续裁员。就业指数从6月份的45.0降至43.4,为2020年7月以来的最低水平。ISM指出,“由于近期至中期需求的不确定性,裁员速度正在加快。”
欧元区制造业PMI从6月份的49.5微升至7月份的49.8,达到2021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与初值相符,距离经济增长与收缩之间的分水岭50仅一步之遥。工业产出连续第五个月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产出指数从50.8降至50.6,创下4个月低点。汉堡商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Cyrus de la Rubia表示,欧元区的制造业正在谨慎地恢复势头。随着欧盟和美国之间新达成的贸易框架,不确定性应该会下降,有迹象表明未来几个月势头将继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