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8月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均呈现回升态势,三大核心指标分别达到49.4%、50.3%和50.5%,较上月提升0.1至0.3个百分点。这一系列数据表明,在政策持续发力与市场需求回暖的双重驱动下,制造业景气水平总体延续扩张趋势,为全年经济稳中向好奠定基础。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制造业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指出,2025年8月制造业生产指数升至50.8%,连续四个月保持在临界点以上,较前值提升0.3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49.5%(环比+0.1%),显示市场需求逐步企稳。细分领域中,医药、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等行业表现亮眼,产需指数显著高于制造业整体水平;而纺织服装服饰、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等传统行业仍面临需求不足压力。采购量指数同步回升至50.4%,反映企业对后续生产信心增强。
8月制造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53.3%)和出厂价格指数(49.1%)较7月分别上升1.8和0.8个百分点,延续了自2025年二季度以来的价格回升趋势。此轮价格上涨既受企业采购需求回暖推动,也得益于市场“内卷式”竞争整治政策成效显现。多数行业数据显示,价格指数同步上扬正逐步缓解供需矛盾,为制造业利润修复创造空间。
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2025年8月高技术制造业PMI达51.9%(环比+1.3%),装备制造业PMI为50.5%,新订单指数表现强劲。相比之下,消费品制造业PMI虽微降至49.2%,但生产端保持扩张(生产指数>50%),且内外需订单同步改善,显示消费市场正摆脱短期波动。这种“双轮驱动”格局凸显了制造业结构优化的持续性。
2025年8月大型企业PMI升至50.8%(环比+0.5%),生产与新订单指数均突破52%,成为稳定制造业大盘的关键力量。小型企业PMI为46.6%(环比+0.2%),虽仍处收缩区间,但改善势头初现。这种分化表明政策扶持正逐步向中小微企业传导,未来需进一步扩大金融支持覆盖面。
同期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其中服务业表现尤为突出(50.5%),达到2025年最高水平。资本市场服务、航空运输等现代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均超60%,反映高端服务需求加速释放。企业对四季度预期持续向好,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达57.0%。
制造业复苏动能增强,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2025年8月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业在多重压力下展现出较强韧性,PMI回升、价格企稳、新动能发力构成经济修复的三大支柱。尽管部分传统行业仍需突破瓶颈,但大型企业引领的扩张趋势与政策支持下的小微企业复苏态势,为全年增长注入信心。展望未来,随着市场需求回补和竞争环境优化,制造业有望继续发挥“压舱石”作用,推动国民经济整体向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