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根据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1-7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达到78.07万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制造业表现尤为突出,成为推动整体经济复苏的关键力量。7月份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叠加政策落地效果显现,企业盈利水平呈现持续修复态势,重点行业与企业的数据变化进一步凸显了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制造业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指出,2025年1-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降幅较上半年收窄0.1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贡献显著。单月数据显示,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同比下降1.5%,但降幅较6月收窄2.8个百分点,且已连续两个月改善;同期制造业毛利润由负转正,同比增长0.1%(6月为下降1.3%)。重点企业的营收与利润率变化表明,政策支持下制造业正在克服周期性压力。
从行业分布看,制造业内部呈现分化但整体向好的趋势:
7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18.9%,较6月提升近19个百分点,并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回升2.9%。这一数据反映了政策对“两新”(新基建、新技术)领域的倾斜效果:例如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推动下,食品饮料生产设备制造等行业实现较快增长;计算机整机制造等数字化相关产业则因技术升级需求激增而表现突出。
当前数据显示,2025年1-7月制造业整体呈现边际修复态势,累计利润降幅收窄、单月增速回升的势头已形成。未来随着极端天气影响消退及订单恢复,叠加政策红利释放(如第三批“两重”资金下达、服务消费刺激措施落地),预计制造业将延续温和复苏路径。特别是原材料价格企稳与治理低价竞争等举措,有望进一步改善企业盈利空间。
2025年前7个月的制造业统计数据表明,在政策支持下,重点行业通过技术创新和需求端提振实现了结构性突破。尽管外部环境仍存挑战,但制造业利润降幅持续收窄、高技术领域高速增长的趋势,为全年经济企稳提供了坚实基础。随着“两新”等政策效果持续释放,制造业将继续发挥核心引擎作用,带动工业整体向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