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是用于心血管疾病、肿瘤、病毒和细菌感染疾病的治疗,被限定使用、被列入重点监控目录。我国中药注射剂行业销售额增幅维持在10%-15%左右,以下是中药注射剂行业投资分析。
中药注射剂主要应用在心脑血管、抗肿瘤、呼吸系统等领域。我国中药注射剂市场平均增长率超过30%,年销售额约为170亿元人民币。中药注射剂行业分析指出,疾病谱的改变,老年化和医改将显著增加中药注射剂的需求,心脑血管和抗肿瘤领域有望出现销售超10亿的大品种和大企业。
品种方面,截止2019年底,中药注射剂批文数量最多的品种为鱼腥草注射液和香丹注射液。中药注射剂行业投资分析指出,分别有113个产品获批生产;柴胡注射液、丹参滴注液批文数也在70个以上,批文数前十品种中最少的也有25个。
使用量方面,康艾注射液的DDDs(每一药物的年消耗量除以该药的DDD值)最大,仍排在第一;参麦注射液超过舒肝宁注射液,DDDs仅次于康艾注射液;舒肝宁注射液排在第三,DDDs为41464.13。
临床应用方面,以辽宁省肿瘤医院为例,其康艾注射液用药金额高居首位,且逐年上升,2019年达到3198.71万元,占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总额的40.45%;舒肝宁注射液排在第二,用药金额达1254.74万元,占比15.87%;其余注射液用药金额不到750万元,占比均在9%以下。
目前,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市场中痰热清注射液占有率最高,其他占有率较高的清热解毒类中成药注射剂主要有炎琥宁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莲必治注射液等。
2019年12月,红花注射剂和喜炎平注射剂四批次药品在山东、新疆、甘肃等多地注射后出现十多例寒战、发热等不良反应,被原国家食药监总局紧急召回。由于中药注射剂使用日益广泛,药物副作用等安全问题屡屡受到关注,既往中药副作用少的观念正在被反复挑战。虽然很多不良事件与中药注射剂被滥用有关,但是造成不良影响很难在短时间被消除。
在频繁发生不良事件的同时,政策层面对中药注射剂也逐步收紧。中药注射剂行业投资分析指出,2020年1月,各地开始实施新版《医保目录》,部分中药注射剂产品在医保支付范围内被限制了可采购使用的医疗机构范围,且有部分产品在医保支付范围的适应证上也受到限制。另外,从2020年下半年起,各省还陆续出台了重点监控药品相关文件,中药注射液成为重点监控对象之一,文件要求控制其使用比例和金额,以降低药占比和医保支付的压力。
从投资角度看,注射剂品种在国内原本就受到颇多亲睐,具有大产品基因。心脑血管中药注射剂要成长为超级炸弹还需要具有以下一些特点:独家/类独家产品和剂型,患者基数大或者治疗领域内独家品种竞争对手少,医保或者基药覆盖,有力的渠道或销售政策等。
从投资前景看,2019年除个别企业中药注射剂营收提升外,多家药企在该板块方面的业绩均出现大幅下滑。如大理药业、步长药业、丽珠集团、昆药集团、中恒集团等药企的中药注射剂销量出现大幅下滑后,今年影响持续。虽然有个别企业出现反弹,但是整体下滑趋势明显。
长远来看,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其综合疗效优于西药制剂,开发中药注射剂既能满足临床的需要,也是中药产业发展和中药现代化的方向之一,未来发展并未全无出路,以上便是中药注射剂行业投资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