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作为国内最重要的保险公司、全球市值最高的寿险公司以及A股市场保险第一股,具有相当的稀缺性和吸引力,我们认为,六个月内股价很有可能达到甚至超过32.19元的水平。以下对中国人寿保险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人寿的代理生产率是大有潜力可挖的一个领域。以2005年PRC GAAP的数据计算,在剔除团体寿险之后,平安的保险代理生产率比中国人寿高出37.8%。平安更高的人均保费收入是由于其沿海大城市的业务地理定位,但这不是37.8%的差距的唯一理由。有证据表明,平安的保险代理的确训练有素而且效率更高。如果人寿设法将生产率提高相当于这一差距的三分之一,我们估计能将2005年新业务价值提升25%,评估价值将增长17%。在公司提升营销队伍素质的努力之外,引入合适的战略投资者也能提升代理生产率,为公司提供全球营销管理的最佳范本。或者是引进谙熟顶级外资公司管理运营的海外人才,改进公司的管理经验和深度。
2016-2021年中国中国人寿保险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表明,从行业角度来看,保险行业具有保单期限长,利润稳定增长,经营风险相对可控,低利率时期拓展业务,收益空间有望扩大等特征。在我国,根据保费收入与GDP弹性系数的测算,未来10年我国保费收入复合增长率15%,而中国人寿作为龙头股,将凭借其特殊的政府背景,未来面临巨大的发展前景,有望成为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
保险行业基本面回暖,政策面向好,估值优势大,积极推荐。从三季报数据来看,“低基数+投资回暖”下保险公司全年利润仍将维持高增长。此外利率市场化后新型保障型产品不断出台,产品吸引力逐渐回升。目前行业三大看点:
1)行业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友邦在香港PEV1.8倍,平安A只有1倍);
2)基本面否极泰来(负债端利率已放开,产品吸引力回升;资产端债权计划等新型资产推动下投资回暖;政策端优先股若推出将利好保险投资,此外未来政策面没有进一步利空);
3)业绩持续回暖(三季报行业利润同比大增100%以上,未来几个季度业绩保持高增长确定性强)。目前行业估值优势较大,积极推荐。
虽然眼下中国人寿已经是体量达到6970亿元的庞然大物,总资产更是超过3万亿元,但是显然集团也意识到传统的业务开拓模式已经是强弩之末,想要迎来下一波利润增长周期,就必须要与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