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保监会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来监管风保险资金,2017年这种严监模式仍将继续。那么投资者该如何定调2017年人寿保险行业的投资呢?业内人士分析,随着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人寿保险行业投资压力或有缓解,预计2017年投资策略将以以稳为主。2017年人寿保险行业投资分析如下:
今年以来人身险行业负债管理加强与发展,保费收入高增长的同时结构持续优化。2016年前三季度人身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8979.7亿元,同比增长43.2%。除新华保险外,其余三大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增速达到6年以来的高点。今年以来投资收益下行和保险责任准备金的上调直接影响了净利润,但二三季度在寿险公司转型改善市场企稳的作用下,行业利润降幅缩窄。同时,个险渠道增强、长期期交保费增加、业务品质提升退保率下降、保障型保险产品销售增加。这些改变转型助推了四大险企新业务价值的高速增长,为将来的持续盈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车险费改在今年全面推开,对产险行业而言是一道分水岭式的改革,将加速行业分化。大型险企凭借较强的资源优势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拓市场,而定价能力较弱、市场影响力小的小型险企将面临严格考验。其次,费改下销售渠道更为重要,费用上升,小险企维持承保盈利将更加艰难,而大型险企凭借渠道优势将费用控制在可控范围。在车险面临调整压力时,非车险开始发力,农业保险、责任保险和工程保险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近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普遍上行引发持续关注,而这对保险资金的配置策略也将产生深远影响。
针对此次央行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是否意味着“央行加息”的议论,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表示,公开市场操作中标利率是通过央行招标、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投标产生。传统上讲,“央行加息”指的是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上调,带有较强的主动调控意图,而公开市场操作中标利率上行则是在资金供求影响下随行就市的表现,主要是由市场决定,一些市场人士看到了二者的差别,认为不是“央行加息”。
事实上,一线保险资产管理人士对此事及其影响,也有着自己的认识。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场仍处于低利率周期,目前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的变化只是根据市场资金供求状况而采取的微调策略,基准利率特别是存贷款利率没有调整,就不能说低利率周期逆转,况且降成本的目标还没有完全达到。”
合众资产副总经理崔俊生坦言:“利率短期内难再下行,一是国内经济基本面相较预期理想,利率下调必要性不足;二是基于通胀现状及通胀预期,近期利率下行空间极小,阶段性上行有小幅空间;三是国际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边际收紧。”
正因如此,其在缓解保险资金配置压力上的作用恐怕并不明显。某大型保险公司主管投资的负责人表示:“利率下行趋势可能已经结束,但是不等于进入了所谓加息周期,保险资金配置压力虽然小于上年,但是依然不小,如非标产品的利率基本没有变化。”
而昆仑健康执行董事兼首席投资官巢洋也表示:“在这一背景下,保险资金投资压力有所缓解,但是尚需时间消化。”
安盛天平投资部首席投资官、董事会秘书章俊表示:“去年是多元化投资策略开始的年份,一些机构开始采取差异化的投资策略,之前或债券、或股票、或非标存在机会,实际上机构选择的产品趋于一致,但是随着金融混业的放开,各类资产的制度红利逐渐消失,留下的更多是流动性溢价。今年,经济进入平稳期,更加不存在哪一类资产具有显著优势,加上偿二代对不同资产有不同的要求,谈不上哪种投资策略更优,关键在于机构的风险偏好和风险选择。”
2016-2021年中国中国人寿保险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分析,2017年投资的主基调是稳,以稳为主,稳中求进,安全性相对更重要一些。虽然非标的持有收益率高于同期限债券,但是私募性质的非标产品信用风险更为隐秘,并且在当前情况下流动性补偿不够,因此传统意义的非标产品吸引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