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基于行业数据显示,我国保险深度和密度仍显著低于全球平均水平,预计到2025年保费规模将突破7万亿元)
在金融风险管理日益受到关注的背景下,第二届龙马保险论坛围绕"防范风险,实现高质量发展"展开深入探讨。作为保险业重要思想交流平台,本次会议聚焦行业转型升级关键议题,提出未来十年既是补足保障缺口的战略机遇期,也是构建现代化保险体系的重要窗口。
论坛指出,当前我国保险市场在发展体量和服务能力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数据显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保险深度和密度仍存在显著差距,这为行业提供了持续增长动能。要实现2025年高质量发展目标,需优先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再保险体系,通过增强资本实力、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打造能够有效分散系统性风险的核心平台。
在"走出去"方面,行业专家强调要提升中国保险企业在跨境风险管理中的参与度。通过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构建覆盖全球市场的再保网络,既可为国内企业提供海外运营风险保障,又能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种双向开放机制将成为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纽带。
论坛特别强调再保险对行业发展的赋能作用。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再保险能够更精准识别巨灾风险、气候风险等复杂场景下的保障需求。例如,在农业保险、健康险等领域,再保机制可有效缓解承保机构的资本压力,推动产品和服务向普惠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会议提出要彻底转变"规模导向型"发展模式,建立以风险管理能力为核心的评价体系。这包括完善定价模型、优化资产负债管理、加强科技应用等多维度改革。行业应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提升风险识别精度,同时通过ESG投资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低碳领域。
综上所述,保险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系统性解决方案:既要夯实基础能力提升抗风险水平,又要通过开放合作拓展发展空间;既需技术创新驱动服务升级,更要实现发展理念的根本转变。面向2025年的发展目标,这些路径选择将直接关系到行业能否在经济转型中发挥"减震器"和"稳定器"的关键作用,为经济社会安全运行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