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我国大豆栽培历史悠久,东北地区是大豆的主产区域。因其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用途,大豆市场需求量很大,是全球很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以下是2024年大豆市场规模分析。
大豆市场规模分析资料显示2023/24年度,我国大豆市场规模达到1535万吨,较疫情前的2018/19年度增加了282万吨,增长了22.5%,年均增速为3.4%。主要用于榨油,原料以进口转基因大豆为主,占全国大豆总消费量的80%以上。豆制品包括豆腐、豆花、豆奶、豆浆等,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达到1421亿元,增长3.1%。
据《2024-2029年中国大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预计2024年我国累计进口大豆1.062亿吨,较2023年的9941万吨增加674万吨或6.8%。由于三季度我国进口大豆数量激增,目前国内大豆库存远超去年,预计四季度我国油厂大豆供给较去年更为宽松。2023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保持在1.57亿亩,产量达到416.8亿斤,创造历史新高。需求端受蔬菜和副食品替代影响,加之餐饮业需求疲软,大豆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大豆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及加工技术将得到不断提高和完善。这将有助于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大豆市场将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国内大豆市场将加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和合作,推动大豆贸易的便利化和自由化。
大豆市场规模分析提到近五年中国大豆价格呈现先涨后跌的趋势,2024年南北市场间的价格差异先收窄后扩大。东北市场为例,自2020至2024年1-10月间,东北大豆收购价在2022年5月达到最高点6300元/吨,而在2020年1月则触及最低点3660元/吨,期间最高与最低价差为2640元/吨。
由于全国大豆丰产以及进口大豆成本持续走低,2024年新豆上市后价格跌至2020年一季度以来的低点。秋季,黑龙江绥化海伦新豆收购价为4200元/吨,与陈粮最后收购价相当,而安徽淮北新季大豆装车价为4600元/吨,较陈粮最后出货价下跌530元/吨。2024年1月至10月,南北大豆均价差为498元/吨,上半年先收窄后扩大,新粮上市后下半年价差维持高位。
国产大豆价格预计将在当前水平附近波动,受到国际大豆市场价格、国内供需关系以及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进口大豆价格可能继续受到国际市场波动和国内需求变化的影响,但总体波动幅度可能有限。随着全球大豆供应的增加和需求的变化,国际大豆价格预计将保持低位震荡运行。国内大豆产业在政策支持下将继续发展,但增速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土地资源、种植成本等。
总体看来,大豆市场价格走势呈现出先涨后铁的态势发展,南北主产区市场价格也出现先收窄后拉大趋势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