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国家发改委的限价令已到期,部分食用油价格呈现上涨态势。2014到2016年产量基本保持着增长态势。2017年受市场、油料减产以及种植成本上升的影响,产量增速有所放缓。以下是食用油市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自2011年至今,食用油行业消费者满意度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水平,从消费者角度说明食用油行业质量安全状况稳定良好。食用油市场分析数据显示,品牌形象和感知质量对满意度的影响较大,而感知价值对满意度的影响较小。
我国食用油品种主要的为豆油和菜籽油,两者占国内油脂消费的76%左右。食用油市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去年受油粕价格偏低影响,多数压榨企业处于亏损局面。”油脂分析师卢宁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中小企业而言,很难以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的操作去降低运营风险。且由于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加大了龙头企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在多重压力下,部分中小食用油企业步履维艰。伴随着人们对食用油的消费观念变化、国际食用油价格下降,以及来自于国际资本市场等的压力,迫使国内的中小型油企加快其品牌升级和技术创新。
从食用油区域市场分布是来看:华东地区食用油市场发展较为成熟,食用油市场规模在整个食用油市场中的比重高达38%以上;其次是华中地区、华北地区以及东北地区、华南地区,四者占比分别是17.49%、13.24%和12.35%、11.83%,总体差距不大;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食用油市场较小,占比分别是4.93%和1.83%。总体来看,我国食用油市场地域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华东地区等。
从食用油产量前十的省市来看:是天津、湖北、山东、江苏、广东、河南、广西、湖南和黑龙江、辽宁。各省市产量依次是761.93万吨、745.33万吨、694.17万吨、603.16万吨、512.80万吨、436.19万吨、333.77万吨、319.66万吨和253.50、240.79万吨。
此外,食用油行业的食品安全问题同样引人关注。中国食品协会相关人士刘君利对中国商报记者坦言,目前市面上存在很多勾兑油,例如用大豆精、葵花精代替大豆、葵花籽去勾兑。另外,一些调和油不是用油调和,而是用食用糖精等进行调和。食用油市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关于我国食用油加工企业的利用率,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食用油加工企业的利用率只有55%,45%的产能处于过剩状态,利用率有待提高。
根据我国粮食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我国将充分发挥东北非转基因大豆优势,提升当地大豆油加工产业水平;在长江中下游和西部油菜籽主产区,黄淮海花生主产区,黄河、长江流域和西部棉籽主产区,西部葵花籽主产区,结合淘汰落后产能,发展一批菜籽油、花生油、棉籽油、葵花籽油大型加工企业,鼓励建设一线多能、多油料品种加工项目;依托稻谷、玉米主产区大型粮油加工企业,大力发展玉米油、米糠油等特色油脂加工;在长江中游及淮河以南地区,大力发展油茶籽油等木本植物油加工,增强食用植物油供给能力。
总体而言,伴随着食用油行业的增速放缓和集中度的不断提高,我国食用油消费结构以豆油、菜籽油、棕榈油、花生油占据统治地位。未来,高端食用油将逐步发展为膳食营业补充剂,满足消费者特定的营养、保健需求。未来,在政策的指引下,食用油市场将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以上便是食用油市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