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交通 资讯详情
2025年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互联互通新图景:交通网络升级助推经贸增长
 交通 2025-09-01 06:03:05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2025年全球交通政策持续优化与区域合作深化的背景下,中国通过海陆空立体化交通网络建设,加速了与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成员国及对话伙伴国的跨境物流体系建设。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中国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进出口规模达2.1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创历史同期新高。这一增长背后,是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通关便利化政策以及区域经济合作深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海运通道升级:天津港通过优化港口交通网络与政策支持强化贸易纽带(政策及环境及交通发展趋势)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十五五交通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预测报告》指出,作为上合组织国家货物的重要出海口,天津港依托自动化码头和智慧物流系统,持续提升海上运输效率。今年前7个月,该港与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3国完成进出口集装箱22.9万标准箱,涵盖农产品、矿石、机电设备等品类。通过优化原产地证书政策,关税减免惠及进口芝麻等商品,降低企业成本超170万元人民币。同时,天津港新增多条外贸航线及铁水联运班列,形成“海运+铁路”物流网络,中亚班列已实现天津至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的常态化服务。

  二、空运效率突破: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货运航班加密驱动区域贸易增长(政策及环境及交通发展趋势)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通过增开国际货运航线,将飞往上合组织成员国的航班密度提升至每周32架次。跨境电商出口单量同比增长128.6%,带动建材配件、电子产品等货物加速向中亚和俄罗斯市场流通。通关便利化措施如原产地证书“秒签”服务及外贸业务“一站式”办理,进一步缩短了物流时效。数据显示,河南省上半年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进出口额达45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近六成。

  三、铁路运输创新:重庆中亚班列常态化运行推动陆路交通网络效能提升(政策及环境及交通发展趋势)

  重庆通过图定中亚班列的固定频次开行,将货物运输时间压缩至10天以内。2025年4月起,每月稳定发运2列班列,实现“重去重回”双向物流:去程搭载聚酯切片、通信设备等本地产品,返程满载中亚地区的大麦、小麦等农产品。随着兴隆场编组站扩能改造完成,调度效率提升5%,单箱成本降低15%。今年前7个月,重庆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进出口额达345.5亿元人民币,笔记本电脑和摩托车出口分别增长近20%和80%。

  交通网络与政策协同构建经贸合作新生态

  2025年中国通过海陆空多式联运体系的深度融合,显著提升了与上合组织国家间的互联互通水平。天津港、郑州机场及重庆中亚班列等枢纽节点,在优化通关流程、加密航线班次、提升运输时效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区域经贸增长的重要引擎。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和交通政策持续发力,跨境物流网络将进一步激活上合组织国家间的产业链协同效应,为全球供应链稳定性注入新动能。数据表明,2025年前7个月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的贸易规模已创历史新高,印证了互联互通与政策创新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核心作用。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交通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